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摘茶八首·其二》
《摘茶八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先春秖有一,托根乃见异。

荒瘠本从天,沃土非所寄。

生长千峰上,饱饮烟霞气。

石花首剑南,紫笋湖州次。

不关物性纷,禀受亦足累。

天宇固自真,见闻岂容易。

甘露既在手,安得子尚味。

双林傅大士,结庵颛所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茶树生长的独特环境与过程,以及对茶的品鉴与感悟。诗人以“先春秖有一,托根乃见异”开篇,强调茶树在早春时节独树一帜,其生长环境与众不同。接着,“荒瘠本从天,沃土非所寄”,指出茶树生长于贫瘠之地,而非肥沃土壤,暗示了茶树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选择的严苛。

“生长千峰上,饱饮烟霞气”则描绘了茶树生长在高山之巅,吸吮着云雾与山岚的灵气,赋予茶叶独特的香气与味道。诗人进一步通过“石花首剑南,紫笋湖州次”来比喻不同产地的茶叶,如剑南的石花茶和湖州的紫笋茶,各有其特色与品质。

“不关物性纷,禀受亦足累”表达了对茶叶品质的深刻理解,认为茶叶的品质并非单纯由其生长环境决定,而是其内在特性与自然赋予的禀赋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天宇固自真,见闻岂容易”强调了对自然与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深入观察与体验,而非轻易得出结论。

“甘露既在手,安得子尚味”则引出对茶的品鉴与享受,即使手中握有甘甜的露水(喻指好茶),也需要用心去品味与感受其中的韵味。最后,“双林傅大士,结庵颛所事”以佛教高僧傅大士为例,隐喻茶道与禅宗的相通之处,结庵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茶的生长环境、品质特点、品鉴感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审美情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杨村逆风通夕

忽忽无言里,悠悠不寐中。

短檠流绛蜡,阴牖落青虫。

人幸窥篷月,天悭上水风。

白河三百里,羁思浩无穷。

(0)

瓜州遇同年鲍栗之通判二绝·其二

楚山如画水如蓝,乡思纷纷渐不堪。

今夜瓜州滩上宿,便从江北梦江南。

(0)

嘉兴拜先师吕文懿公冢以陈无已丘园无起日江汉有东流诗韵敬赋十首·其五

夫子虽云亡,未绝词垣笔。

尚有代言书,昭昭比星日。

(0)

登富春山时乡族商人多以索逋钱寓子陵祠问其所从索者皆县官也笑赋一绝

争道先生百世师,富春山麓起崇祠。

残碑尚刻希文记,终有廉贪立懦时。

(0)

拜先世祖晋新安太守府君墓于双石

南朝遗迹半无闻,我郡犹传刺史君。

当日循良开甲第,至今行旅识荒坟。

百年守令孤芳在,万指儿孙一派分。

不见墓田双石磉,白杨寒雨晚纷纷。

(0)

九日怨十章·其三

怀抱何时得好开,陶然共醉菊花杯。

一行书寄千行泪,竹死桐枯凤不来。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