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十里双桥路,春日桥西一劝农。
地是晋兴唐属郡,天连交部汉提封。
秧抽平野匀朝饷,雨过流泉急暮舂。
风土不殊民乐业,年年租税自输供。
城南十里双桥路,春日桥西一劝农。
地是晋兴唐属郡,天连交部汉提封。
秧抽平野匀朝饷,雨过流泉急暮舂。
风土不殊民乐业,年年租税自输供。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双桥路上的乡村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首句“城南十里双桥路,春日桥西一劝农”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节,双桥路旁,春日正浓,农事繁忙,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接着,“地是晋兴唐属郡,天连交部汉提封”两句,以历史的视角,将这片土地的历史沿革娓娓道来,既增添了诗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这片土地的悠久文明与深厚底蕴。
“秧抽平野匀朝饷,雨过流泉急暮舂”描绘了农忙时节的场景,清晨田野间新插的秧苗整齐排列,展现出农民辛勤耕耘的成果;午后雨后,山间泉水奔腾,夜晚舂米声声,生活节奏与自然节律和谐统一,充满生活的韵律美。
最后,“风土不殊民乐业,年年租税自输供”总结了整幅画面,强调了这片土地上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虽历经岁月变迁,但风土人情未变,人们依旧辛勤劳动,自给自足,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及其人民深深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末时期江南农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农耕生活的深情描绘,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
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
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
分明寄语长安道,莫教留滞洛阳才。
远水沉西日,寒沙聚夜鸥。
平湖乘月满,飞棹接星流。
黄叶鸣凄吹,苍葭扫暗洲。
愿移沧浦赏,归待颍川游。
湾潭幽意深,杳霭涌寒岑。
石痕秋水落,岚气夕阳沉。
澄彻天为底,渊玄月作心。
青溪非大隐,归弄白云浔。
郡馆临清赏,开扃坐白云。
讼虚棠户曙,观静竹檐曛。
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
风传琴上意,遥向日华纷。
茂先王佐才,作牧楚江隈。
登楼正欲赋,复遇仲宣来。
黄鹄飞将远,雕龙文为开。
宁知昔联事,听曲有馀哀。
昔时陪二贤,缨冕会神仙。
一去驰江海,相逢共播迁。
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
览讽欢何已,欢终徒怆然。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
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
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
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俄看啸俦侣,各已共飞鶱。
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
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
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泉。
岭云随马足,山鸟向人前。
地合心俱静,言因理自玄。
短才叨重寄,尸禄愧妨贤。
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
稻粱仍欲报,岁月坐空捐。
助岳无纤块,输溟谢末涓。
还悟北辕失,方求南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