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为白下禅师寿·其二》
《赋为白下禅师寿·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嗟君鬒发得鬖髿,鸥鸟相将戏水涯。

曾遇仙灵多秘怪,未呈文字已才华。

六朝僧好无荣国,一代禅高是大家。

客至堂前都解笑,不须重举妙莲花。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赋为白下禅师寿(其二)》。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对一位禅师的赞美与祝福。

首句“嗟君鬒发得鬖髿”以夸张的手法形容禅师的头发虽已斑白,却依然显得精神焕发,充满活力。接着,“鸥鸟相将戏水涯”一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禅师与世无争、自在逍遥的生活态度,仿佛鸥鸟也愿意与他相伴,共同享受着水边的乐趣。

“曾遇仙灵多秘怪,未呈文字已才华”两句,表达了禅师曾经与神秘的仙灵相遇,虽未通过文字展现,但其才华已然显露无疑。这不仅赞扬了禅师的非凡才情,也暗示了他在精神层面的深厚造诣。

“六朝僧好无荣国,一代禅高是大家”则将禅师与历史上的高僧进行了对比,强调了禅师在当代的地位和影响力,如同六朝时期的高僧一样,虽身处尘世,却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最后,“客至堂前都解笑,不须重举妙莲花”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描绘了禅师待人接物的亲切与智慧。无论是来访的客人还是日常的交流,都能感受到禅师的欢笑与智慧,无需刻意展示,妙语如莲花般自然绽放。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状态、精神境界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禅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享庙乐辞十八首·其三昭夏乐

大祀云事,献奠有仪。既歌既展,赞顾迎牺。

执从伊竦,刍饰惟栗。俟用于庭,将升于室。

且握且骍,以致其诚。惠我贻颂,降祉千龄。

(0)

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辞十三首·其五皇夏乐

帝敬昭宣,皇诚萧致。玉帛齐轨,屏摄咸次。

三垓上列,四陛旁升。龙陈万骑,凤动千乘。

神仪天蔼,睟容离曜。金根停轸,奉光先导。

(0)

时人为冯祖赵三氏子语

冯祖及赵,秽我凤池。

(0)

武平中童谣

和士开。七月三十日。将你向南台。

(0)

日晚弹琴诗

上客敞前扉,鸣琴对晚晖。

掩抑歌张女,凄清奏楚妃。

稍视红尘落,渐觉白云飞。

新声独见赏,莫恨知音稀。

(0)

魏孝武帝迁长安时谚

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