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新亭起碧岑,长藤古木郁萧森。
山重山掩分吴越,潮落潮生自古今。
飞鸟去边浮海色,夕阳明处散秋阴。
五云长近仙台上,时听鸾箫月下吟。
百尺新亭起碧岑,长藤古木郁萧森。
山重山掩分吴越,潮落潮生自古今。
飞鸟去边浮海色,夕阳明处散秋阴。
五云长近仙台上,时听鸾箫月下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乐清县的岑山亭的壮丽景象。"百尺新亭起碧岑" 开篇即写出亭子的高大和周围环境的翠绿,给人以挺拔峻峭之感。"长藤古木郁萧森" 描绘了茂密的藤蔓缠绕着古老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
"山重山掩分吴越" 通过层峦叠嶂的山势,暗示了地理位置的变迁,吴越之地的划分似乎在这些山岭之间流转。"潮落潮生自古今" 则借潮水的涨落,寓言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历史的沧桑与永恒。
"飞鸟去边浮海色,夕阳明处散秋阴" 描绘了飞翔的鸟儿掠过海面,夕阳映照下,秋意渐浓的景色,富有动态和诗意。最后一句"五云长近仙台上,时听鸾箫月下吟" 点出了亭台的仙气,想象着月夜下有人吹奏鸾箫,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意境。
整体来看,张翥的这首《发乐清县岑山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仙逸生活的向往。
黄齑瓮已竭,枯■筐亦空。老芥长芒刺,食久咽为痛。
山雨拆竹胎,未入春盘供。
畦丁适踵门,致我亲戚送。
脱绷锦纹散,切玉霜刀弄。
新香喷汤鼎,馋涎迸齿缝。
未倩搜诗肠,已破食肉梦。
参禅诚滑稽,煮箦宜笑鬨。
赞宁谱亦佳,涪翁句堪诵。
僻居东海偏,斯味时一中。
山僧应厌餐,饱食听春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