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山立鹿门开,澳市风腥蜑户来。
楼阁幻成蛟蜃气,兵戈横扫髑髅台。
惯从番舶徵瑰宝,谁向昆池验劫灰。
莫讶赵佗轻敌汉,擎天孤柱亦雄才。
洪涛山立鹿门开,澳市风腥蜑户来。
楼阁幻成蛟蜃气,兵戈横扫髑髅台。
惯从番舶徵瑰宝,谁向昆池验劫灰。
莫讶赵佗轻敌汉,擎天孤柱亦雄才。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首句“洪涛山立鹿门开”展现了台湾岛上的自然景观,山势险峻,鹿门洞开,象征着门户敞开迎接外来者。次句“澳市风腥蜑户来”则描绘了海边市集的热闹与异域风情,带有咸腥气息,暗示着贸易活动和多元文化交融。
第三句“楼阁幻成蛟蜃气”运用了神话色彩,形容楼阁在海市蜃楼般的迷幻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第四句“兵戈横扫髑髅台”暗指历史上的战争痕迹,骷髅台可能是指战场遗迹,表达了对战争残酷的反思。
第五、六句“惯从番舶徵瑰宝,谁向昆池验劫灰”进一步揭示了台湾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频繁的船只往来带来财富与异域珍宝,而“昆池”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秘湖泊,这里借以象征历史的沧桑和劫难。
最后一句“莫讶赵佗轻敌汉,擎天孤柱亦雄才”以赵佗的历史典故作结,赵佗曾是秦末时期在岭南自立为王的人物,诗人借此表达对台湾固守独立精神的赞美,即使面临强敌,也能像赵佗一样展现出坚韧不屈的雄才大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台湾的自然风光,又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展现了作者对台湾独特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书畀姒兮力沟洫,民奠居兮勤稼穑。
降嬴刘兮言水利,嘉邺渠兮夸郑国。
慨元光兮瓠子决,彼鄃封兮河之北。
悼一言兮贻时害,诿天事兮非人力。
昔越守兮得贤侯,虑远久兮为民谋。
镜一湖兮陂万顷,备潴泄兮岁有秋。
宁杀身兮利人,抑洙泗兮称仁。
嗟后来兮私己,田吾湖兮寖湮。
湖之复兮畴继,侯之心兮万世。
酌清流兮撷兰芷,奉明荐兮非昵祀。
将军年少时,束发在行伍。
西方顷多事,二十勇如虎。
一身殆百战,手足疮四五。
征行久边戍,肯惮服役苦。
西陲五十郡,一一经险阻。
一官三十年,铢积仅如许。
我闻中兴后,卷甲久未举。
宿将零落尽,屈指不可数。
政恐据鞍者,骄懦如婴乳。
时平偶无事,酒肉而子女。
问之行阵事,缩头而栗股。
有如将军乎,少小服军旅。
金疮历历在,末老勇亦贾。
抵掌谈世事,忠愤气如鼓。
愿欲奏君王,臣不知死所。
轻舟明月夜,慷慨闻奏语。
酾酒誓长淮,有力期共努。
归去觐前旒,此怀须尽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