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割据老渔师,习气难忘凿此池。
尚想兴酣高会处,投身下取酒杯时。
英雄割据老渔师,习气难忘凿此池。
尚想兴酣高会处,投身下取酒杯时。
这首诗描绘了药山雷满池的历史与氛围,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文的深沉意味。
首句“英雄割据老渔师”,以“英雄割据”描绘出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们为了争夺地盘而展开的激烈斗争,而“老渔师”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英雄们的辉煌已成过往,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
次句“习气难忘凿此池”,“习气”在这里指的是英雄们在争夺地盘时形成的习惯或风气,“难忘”则表达了这种风气对后人的影响之深远,即使英雄们已经离去,但他们的行为和思想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同凿池留下的痕迹一般难以抹去。
第三句“尚想兴酣高会处”,“尚想”表示诗人至今仍能回忆起英雄们在胜利后的庆祝场景,那时他们饮酒作乐,畅谈天下大事,气氛热烈而豪迈。“兴酣”形容他们情绪高涨,兴致勃勃,“高会”则指盛大的聚会。这句诗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展现了英雄们在权力与荣耀顶峰时的风采。
最后一句“投身下取酒杯时”,“投身”意为投入、投身其中,这里形容英雄们在享受胜利果实时的全情投入。“下取酒杯”则是具体描绘他们在宴会上举杯畅饮的情景。整句话通过细节描写,将英雄们在胜利后的喜悦和放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们最终结局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药山雷满池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们曾经的辉煌事迹的追忆,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性的复杂性,引人深思。
翠蕤插云表,初意隔仙凡。
临风据案一见,邂逅似开颜。
几欲拿舟九曲,便拟扪参绝顶,直下俯尘寰。
聊此税吾驾,赢得片时闲。
问仙人,缘底事,去不还。
长风浩浩,何许清梦杳难攀。
只有苍烟古木,好在清湍白石,依旧画图间。
回首武夷路,杳霭没云鬟。
使节行秋,算天也、知公风力。
长啸罢、烟云尽卷,□□□□。
重九汉峰黄泛酒,五更泰岳□观日。
问扬公、去後有谁□,□朝集。
大华□,□□□。
今古□,□陈迹。
甚牛山□□,□□□□。
□□□嫌□愒薄,高怀□□□□□。
□□□、黄鹤□□□,□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