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愁无那,时扃白板扉。
惊看尘鬓改,坐使壮心违。
有客传椷素,何人问布衣。
思君不得见,心逐白云飞。
对雨愁无那,时扃白板扉。
惊看尘鬓改,坐使壮心违。
有客传椷素,何人问布衣。
思君不得见,心逐白云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延在雨天所作,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愁绪与孤独感。诗中的“对雨愁无那”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雨天时内心的愁苦无法排解,这种愁绪似乎与外界的自然景象产生了共鸣,使得诗人的情绪更加沉重。
“时扃白板扉”描绘了诗人关闭房门,独自面对愁绪的状态,白板扉可能象征着一种简朴、清冷的生活环境,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郁。接下来的“惊看尘鬓改,坐使壮心违”则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诗人惊讶于自己鬓发的改变,这不仅是外貌上的变化,更是内心壮志未酬的失落感,暗示了诗人曾经的雄心壮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
“有客传椷素,何人问布衣”两句,通过描述有客人来访却无人关心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这里的“椷素”可能指的是信件或书简,“布衣”则是指平民百姓,暗示了诗人虽有知音,但无人真正理解其内心的苦楚和追求。
最后,“思君不得见,心逐白云飞”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的愿望。诗人的思绪如同白云般飘逸,自由地飞翔,这既是对现实束缚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关中日落时,但见山相接。
塞上闭城时,但听吹芦叶。
延州平安火过早,月出山头照孤堡。
王家池上醉欲倒,铜钵声中诗已了。
落笔挥成露布草,主人更索平戎表。
文章意气入杳冥,金船插羽如飞鸟。
诸军鼓吹高牙晓,大纛门开扑馀燎。
壮士犀衣剑气寒,客身依旧红霞绕。
陆生待寄梅花枝,庾郎莫爱芙蓉好。
晰晰池沼鯈,绿萍随下上。
黳黳堂庑燕,白昼容俛仰。
顾我亦晏如,环庐花药长。
无材助太平,得地幸閒旷。
稍涉千古书,日觉神明王。
乘閒盼物情,自适忘外奖。
涵濡覆载仁,谁废鱼丽唱。
黄尘洮陇戍,黑雾荆衡饟。
奔波喝道边,毕命营边障。
吾此独何为,飞潜乐能飨。
何时闻解严,慰彼西南望。
当使少陵翁,得见廉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