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春色飘残,世尊寂听浑如睡。
摇摇断杵,碧云欲莫,寒山转媚。
烟际悬音,霜前送梵,荡空无地。
忽奔涛万壑,一时都到,阎浮界,松风起。
落月乌啼鸱尾。隔重城、梦遥南寄。
晓天百八,高楼何限,景阳清泪。
上界灯幡,故宫龙象,铿訇愁思。
又西头打鼓,朝朝莫莫,入离人耳。
大千春色飘残,世尊寂听浑如睡。
摇摇断杵,碧云欲莫,寒山转媚。
烟际悬音,霜前送梵,荡空无地。
忽奔涛万壑,一时都到,阎浮界,松风起。
落月乌啼鸱尾。隔重城、梦遥南寄。
晓天百八,高楼何限,景阳清泪。
上界灯幡,故宫龙象,铿訇愁思。
又西头打鼓,朝朝莫莫,入离人耳。
这首《水龙吟·寒钟》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人陈锐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禅意的画面。开篇"大千春色飘残,世尊寂听浑如睡",以春天将逝的景象和寂静的佛寺为背景,暗示了世间万物的变迁与永恒的静寂。
"摇摇断杵,碧云欲莫,寒山转媚",通过断断续续的木鱼声,描绘出僧人在修行中的专注与环境的清冷,寒山也因此显得更加幽美。接下来的"烟际悬音,霜前送梵,荡空无地",进一步渲染了钟声在空旷的山间回荡,超越尘世,直达天际。
"忽奔涛万壑,一时都到,阎浮界,松风起",运用比喻,将钟声比作奔腾的江涛,穿越山谷,唤醒了松林间的风,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深远的意境。"落月乌啼鸱尾",夜晚的景色增添了凄凉之感,而"隔重城、梦遥南寄"则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
下片"晓天百八,高楼何限,景阳清泪",借寺庙晨钟的敲响,引发回忆与哀伤,高楼上的泪水,可能寓言着词人的离愁别绪。"上界灯幡,故宫龙象,铿訇愁思",词人将思绪转向历史遗迹,龙象象征佛法,而"铿訇愁思"则流露出对往昔荣华的感慨。
最后,"又西头打鼓,朝朝莫莫,入离人耳",再次回到现实,每日的鼓声如同离别的催促,触动着离人的敏感神经,整首词在悲欢离合中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