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松抽瘦梗,削束费长毫。
鸡距初含润,龙鳞不自韬。
尝为大夫后,欲写伯夷高。
一获山家赠,令吾愧汝曹。
春松抽瘦梗,削束费长毫。
鸡距初含润,龙鳞不自韬。
尝为大夫后,欲写伯夷高。
一获山家赠,令吾愧汝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松树的新芽抽出,其枝干虽瘦却坚韧,制作笔管所需的精细工艺得以体现。"削束费长毫"形象地描述了制作过程中的细致与耗时。接着,诗人将笔管比喻为鸡距初露生机,龙鳞般纹理不加掩饰,暗示其品质优良。
诗人感慨自己曾身为大夫,深知人才的价值,寄予这枝松管笔以高尚的期望,希望它能展现出伯夷般的高洁品格。最后,诗人表示收到这份山家赠礼,深感惭愧,因为这枝笔似乎超越了他所能给予的赞誉,让赠予者陈生显得更为高明。
整首诗通过赞美松管笔的制作工艺和寓意,表达了对隐士陈生的敬意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欣赏其价值的自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人品才情的尊重。
萸佩凝香,菊屏呈艳,秋光正妍。
喜琼苏刚熟,冰桃堪蔫,欢联雁序,会集群仙。
剪烛论文,拈针绣佛,煮茗常烹第二泉。
开兰阁,看添寿海鹤,争舞阶前。龙涎篆袅炉烟。
更灯爇、长明照绮筵。
羡诗探六义,家传风雅,书娴八法,学绍渊源。
吃露餐霞,吟风啸月,涤尽尘心隐绿天。
倾心听,听琅璈竞奏,写遍红笺。
寒塘暮雨,有相呼倦侣,宵渡凄冷。
似此天涯,长向西风,消磨如许瘦损。
平沙浅草苍茫里,正一样、飘零无定。
认遥空、点就疏痕,绝似离人倩影。
容易年华换了,霜泥数爪迹,吹散萍梗。
辛苦浮生,怎及闲鸥,日日水边睡稳。
衡阳便是伤心地,已信断、乱峰难问。
剩牢愁、独抱无眠,听遍辘轳金井。
一叶扁舟,轻帆下、停桡古岸。
灯火外、几枝疏树,人家隐见。
漂母祠前荒草合,韩侯台上寒云断。
叹从来,此地困英雄,江山惯。穷愁味,君尝遍。
人情恶,君休叹。问前村有酒,金钗弃换。
举案无辞今日醉,题桥好遂他年愿。
听三更,怒浪起中流,鱼龙变。
紫燕翻风,青梅带雨,共寻芳草啼痕。
明知此会,不得久殷勤。
约略别离时候,绿杨外、多少销魂。
重提起、泪盈红袖,未说两三分。纷纷。
从去后,瘦憎玉镜,宽损罗裙。
念飘零何处,烟水相闻。
欲梦故人憔悴,依稀只隔楚山云。
无非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