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弄玉箫当晚风,凄凄袅袅入高空。
苍梧月出凤凰叫,千山万山秋气中。
谁弄玉箫当晚风,凄凄袅袅入高空。
苍梧月出凤凰叫,千山万山秋气中。
这首《闻箫》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听箫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意境。
首句“谁弄玉箫当晚风”,以问句形式引入,仿佛在夜风中寻找那悠扬的玉箫声的来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接着,“凄凄袅袅入高空”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箫声在夜风中飘荡的情景,既表现了声音的轻盈与悠长,也暗示了情感的深沉与哀婉。
“苍梧月出凤凰叫,千山万山秋气中”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苍梧之月,象征着静谧与高远;凤凰的叫声,寓意着吉祥与美好。这两者与箫声交织在一起,不仅丰富了听觉体验,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丰富的象征意义。同时,将这一场景置于“千山万山”的秋气之中,更加强化了季节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既辽阔又深邃,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
综上所述,《闻箫》通过精妙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夜晚听箫场景,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季节以及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待月中秋一肆筵,雨轻云晦似无缘。
何须寒影摇杯面,且命高歌醉目前。
莫向此宵空怅望,定应明夜亦婵娟。
凭栏可奈时人意,不爱清光只重圆。
春宵微雨后,香径牡丹时。
雕阑十二,金刀谁剪两三枝。
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银筝缓送,且醉碧霞卮。
轻寒香雾重,酒晕上来迟。席上欢,天涯恨,雨中姿。
向人如诉,粉泪半低垂。
九十春光堪借,万种心情难写,欲将彩笔寄相思。
晓看红湿处,千里梦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