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投魏先辈二首·其二》
《投魏先辈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应时   形式: 古风

跕跕飞鸢坠,历历风瓢声。

青冥不折桂,涧阿甘采苓。

踉蹡忆束发,忽焉迫衰龄。

嚼蜡心忘味,胡为羡久生。

蔼蔼春空云,聚散无根蒂。

纵得屠龙术,孰为苞桑计。

稽首问弥伽,轮宇烦举似。

(0)
注释
跕跕:风筝断线的样子。
坠:落下。
历历:清晰。
风瓢声:风铃声。
青冥:高远的天空。
折桂:比喻难以实现的高位。
涧阿:山涧深处。
甘采苓:乐意采摘茯苓。
踉蹡:踉跄, 踉踉跄跄。
束发:指少年时期。
衰龄:老年。
嚼蜡:形容无味。
胡为:为何。
羡久生:羡慕长生不老。
蔼蔼:云彩众多的样子。
聚散无根蒂:云朵聚散无定。
屠龙术:比喻高超的技艺。
苞桑计:日常生活。
稽首:古代跪拜礼。
弥伽:佛教中的智慧之神。
轮宇:宇宙。
举似:解释或描述。
翻译
风筝断线般飘落,风铃声清晰可闻。
在高远的天空中无法摘取月亮,只能在山涧深处采些茯苓。
想起年少时的轻快,忽然发现岁月已逼近暮年。
心中嚼蜡般无味,为何还羡慕长生不老。
春天的天空云朵聚散无常,没有根基。
即使掌握斩龙的本领,又有谁会关心日常生活。
向佛祖稽首请教,宇宙的奥秘该如何描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细腻描写,如“跕跕飞鸢坠”,表现了鸟儿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样子;“历历风瓢声”,则是风吹过叶片时发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接着,“青冥不折桂”表达了诗人不愿意因为名利而破坏自己的高洁品格,而“涧阿甘采苓”则描绘了一幅在山中采药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诗中的“踉蹡忆束发”、“忽焉迫衰龄”两句,通过对头发的束紧与年华匆匆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易逝的感叹。而“嚼蜡心忘味”,则是用嚼蜡来比喻自己已经淡忘了世俗的滋味,“胡为羡久生”则是在问,为何还要羡慕那些长寿的人呢?

在下一段,诗人写道“蔼蔼春空云”,描绘了一幅春天云彩丰富的景象;“聚散无根蒂”,则是用来比喻世事的无常和人的聚散无定。

最后,“纵得屠龙术”表达了即使掌握了高深的道术,“孰为苞桑计”也只是为了简单的生活而已。诗人在“稽首问弥伽,轮宇烦举似”中通过对佛教经典的提问和对轮回苦难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束缚的渴望。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是一篇颇具禅意和哲理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刘应时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钱味根明府移居

吾爱钱郎早解簪,如鱼归壑鸟还林。

香炉稳送通明宅,纸阁微闻白傅吟。

昼读书多宵梦古,幼交朋密老谈深。

结邻笑我空留约,未遂云山一片心。

(0)

和自解原韵

自学诗来五十载,久将白傅奉为师。

一千年后怜同病,病里依然日咏诗。

有句直须早倾吐,夕阳红影不多时。

(0)

舟中感兴

缘杨袅袅水平堤,酒醒篷窗日影西。

小倚雕栏正无赖,隔溪杜宇一声啼。

(0)

秋晚登楼

卷帘恰喜雨初收,村巷云堆粳稻秋。

紫雁一声红叶落,夕阳人倚竹西楼。

(0)

渊关晚泊

驿楼人语水窗应,榕叶溟濛暮霭凝。

门外风威狂似虎,酒边镫影小于蝇。

南来系缆刚消浪,春半行舟正泮冰。

领取溪山即图画,疏逢烟水写吴兴。

(0)

兴京道中

雷雨昨宵过,郊原气莽苍。

群峰相紫翠,万树各丹黄。

空谷马蹄碎,夕阳人影长。

停车寒更甚,星月满衣裳。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