頖宫临清江,下瞰百馀尺。
水激岸善崩,雷閧走群石。
不知古石鲸,何年此窟宅。
掀置水之澨,其势欲跳掷。
依然鳞甲动,水苔滋冷碧。
得非昆池来,遂与牛女隔。
中宵寂无音,桐鱼庶可击。
頖宫临清江,下瞰百馀尺。
水激岸善崩,雷閧走群石。
不知古石鲸,何年此窟宅。
掀置水之澨,其势欲跳掷。
依然鳞甲动,水苔滋冷碧。
得非昆池来,遂与牛女隔。
中宵寂无音,桐鱼庶可击。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修瑞州学时发现古石鲸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頖宫临清江”,描绘了建筑高耸,俯瞰清澈江水的壮丽景象。接着“下瞰百馀尺”进一步强调了建筑的高度,以及它与下方江面的距离,营造出一种宏伟而深远的氛围。
“水激岸善崩,雷閧走群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水流冲击岸边,导致岩石崩塌的情景,同时以“雷閧”形容水流声的轰鸣,形象地展现了水势之大,力量之强。
“不知古石鲸,何年此窟宅”表达了对古石鲸所在位置的惊讶和对它存在时间的猜测,暗示了这一发现可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故事。
“掀置水之澨,其势欲跳掷”描述了古石鲸被放置在水边的状态,仿佛随时准备跳跃,充满了动态感和生命力。
“依然鳞甲动,水苔滋冷碧”通过“鳞甲动”和“水苔滋冷碧”描绘了古石鲸表面的细节和周围环境的色彩,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得非昆池来,遂与牛女隔”将古石鲸与传说中的昆池(可能指神话中的湖泊)联系起来,与牛郎织女的故事相呼应,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神秘感。
最后,“中宵寂无音,桐鱼庶可击”表达了夜晚的宁静,以及对可能存在的生命(如桐鱼)的期待,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发现古石鲸这一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历史遗迹的好奇以及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