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中丞赴楚州》
《送李中丞赴楚州》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缇骑朱旗入楚城,士林皆贺振家声。

儿童但喜迎宾守,故吏犹应记姓名。

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ōngchéngchǔzhōu
táng / liú

zhūchǔchéngshìlínjiēzhènjiāshēng
értóngdànyíngbīnshǒu

yóuyìngxìngmíng
wànqǐngshuǐtiánliánguōxiùshíyānyuèyìnghuáiqīng

jūnchūkūnshāntóngxiàngyángzhōuxiéshǒuxíng

注释
缇骑:身着红色骑兵服饰。
朱旗:红色旗帜。
士林:文人士大夫群体。
振家声:提升家族声誉。
儿童:小孩子。
迎宾守:迎接宾客。
故吏:过去的下属或官员。
姓名:名字。
万顷:大片。
郭秀:城郭周围的秀丽景色。
烟月:烟雾和月色。
淮清:淮河水清澈。
忆:回忆。
昆山玉: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携手行:手牵手一起行走。
翻译
身着红色旗帜的骑兵进入楚地城池,文人士大夫都为他家族声誉的振兴而欢呼。
孩子们只欢喜迎接宾客,老部下还清楚记得他的名字。
广阔的水田连着城郭的美景,四季的烟雾和月色映照着清澈的淮河。
想起你初次得到昆山的美玉,我们曾一同在扬州手牵手漫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送李中丞赴楚州》。诗中描绘了一幅欢快的送别场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缇骑朱旗入楚城”生动地展现了将要离去的李中丞带领着鲜明的红色队伍进入楚城的情景。"士林皆贺振家声"则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社会对其家庭背景的认可。

“儿童但喜迎宾守,故吏犹应记姓名”两句表达了当地百姓对于李中丞到来的欢迎态度,以及官吏们对他名字的熟悉程度。这里通过儿童和老吏的角度,不仅展示了李中丞的威望,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尊重。

“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则是对楚州自然风光的描绘,通过壮丽的景色来衬托离别的情感。这里“万顷水田”、“四时烟月”、“淮清”都塑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美不胜收的画面。

最后,“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两句则是诗人对友情的一种回忆和寄托。昆山玉象征着珍贵与纯洁,通过这次共同的经历,诗人表达了对李中丞深厚的情感,以及希望未来能够再次携手同行的美好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深情和珍贵的人际关系。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事变迁的细腻描绘,刘禹锡成功地将送别之情融入诗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早春杂诗二首·其一

一带清溪暗长潮,片云头上雨萧萧。

草头才见春归路,攀附东风上柳条。

(0)

梅花三首·其二

老树槎枒不动风,暗香常在小楼东。

含情欲问花消息,独鹤一声来远空。

(0)

梅花杂题四首·其三

自昔张镃善品梅,年年玉照画堂开。

吾家亦有南湖在,领取寒香入酒杯。

(0)

画梅为章次公成之题四首·其三

岁暮苦萧瑟,寥寥江上村。

丹砂难换骨,冰雪与招魂。

野水有馀韵,长烟留片痕。

人间寡巢许,契赏更谁论。

(0)

梅花集玉台新咏十六首·其十四

徙倚爱容光,清晖悬洞房。

香随远风入,影落暮阴长。

汉渚水初落,歌台弦未张。

铅华谁不慕,持此寄寒乡。

(0)

题画梅八首·其五

岁暮怀人百感侵,高天惟见下霜禽。

依依江树迎朝旭,絮絮檐花又夕阴。

神逐冷香清野渚,梦和寒意到重衾。

年来强觅新诗句,懒似春烟不出林。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