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
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
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
散帙味新趣,鸣弦叹馀音。
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
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
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
信使忧惴息,讵无勤苦侵。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
胁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
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
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
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
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
散帙味新趣,鸣弦叹馀音。
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
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
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
信使忧惴息,讵无勤苦侵。
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
胁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
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
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荆门茅亭闲坐时的心境。首联“荆门常昼掩,不必云山深”写出了茅亭所在之地虽偏远,但诗人并不觉得孤独,因为内心宁静。颔联“岂敢尚孤绝,自能收寸心”表达了诗人不追求孤高,而是能自我调节,保持内心的平静。颈联“草萌被远径,鸟语变乔林”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的起伏变化,诗人从中品味出新的乐趣和余韵。接着,“散帙味新趣,鸣弦叹馀音”表明诗人阅读和音乐中找到了乐趣。
诗人以“脱粟幸可饱,一瓢方独斟”表达简朴生活的满足,同时借“颜从缅虽卓,非此谁为寻”表达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然而,他也意识到世俗责任与追求之间的冲突,“盛服缠紫艾,重印铸黄金”,暗示着繁复的社会职责。在忧虑与辛劳中,诗人“埃尘缁冠盖,霜露泫衣衿”,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面对这一切,诗人坦然接受,“胁肩已自昔,俯首微独吟”,承认自己的局限,但仍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岂惟智所拙,曾是力难任”揭示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最后,诗人以“为乐聊在此,焉知玉山岑?”收束,表达出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快乐,不求登峰造极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琐碎与理想追求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在平凡中寻求乐趣的人生哲学。
伫立蘅皋暮,冻云乍敛,霜飙微列。
怅饮杯深,阳关声苦,愁见画船催发。
夜来红泪烛,还解惜、王孙轻别。
怅望处,乍金丝冷落,兰薰销歇。闻说。归兴切。
华鬓未生,得意浓时节。
画戟门开,斑衣追逐,晓日凤凰双阙。
帝城春信早,随处有、江梅攀折。
烂熳赏,也多应忘了,东堂风月。
嫩柳初摇翠。怪朝来早有,飞花零坠。
洞门斜开,珠帘初卷,惊起谢娘吟缀。
蕊珠宫殿晓,谁乱把、云英揉碎。
气候晚,被寒风卷渡,龙沙千里。沈醉。深院里。
粉面照人,疑是瑶池会。
润拂炉烟,寒欺酒力,低压管弦声沸。
艳阳过半也,应是好、郊原新霁。
待更与上层楼,遍倚栏干十二。
淘河复淘河,后土激浪沙分波。
大石羽转杂龙鼍,汝欲澄清力几多。
官家费尽水衡钱,万夫政待汝漪涟。
天上有河鹊以填,可增汝漫髡其颠。
虚名覈何尝,休讥汝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