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壑间楼》
《松壑间楼》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大壑之间有古松,楼因松亦古情浓。

登楼祗听涛声谡,不似通明许客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大壑”、“古松”与“楼”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古老而悠远的情感氛围。

首句“大壑之间有古松”,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主要景物——“大壑”与“古松”。大壑,指的是广阔而深邃的山谷,给人一种辽阔无垠的感觉;古松,则是历经岁月洗礼的松树,其形态与生命力都显得格外庄重与坚韧。这两者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沧桑,也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次句“楼因松亦古情浓”,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这里的“楼”不仅是建筑上的楼阁,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与情感。它与“古松”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空间,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气息。通过“古情浓”这一词语,诗人巧妙地将楼阁与古松的情感特质相融合,赋予了这些建筑以生命与灵魂。

第三句“登楼祗听涛声谡”,将读者的视角从地面提升至楼阁之上,通过“登楼”这一动作,引出了新的景象——“涛声谡”。这里,“涛声谡”并非指真实的海浪或山洪之音,而是借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楼阁所在的大壑中的水流声比作涛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在高处聆听这样的声音,无疑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楼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最后一句“不似通明许客逢”,则以对比的方式收束全诗。通明,通常指的是明亮、清晰的状态,这里用来形容一种明亮而清晰的会面情境。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在楼阁中所体验到的独特氛围,与外界的明亮会面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在古松与楼阁之间所独有的、难以言喻的美妙体验。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感,也加深了读者对于诗中意境的理解与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对比,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与自然美的空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追悼留鹤潘先生

台海冥冥鹤不留,漫从诗卷见箕裘。

百年星聚金陵会,六郡风生岱岳游。

濠水游鱼心独契,苏门遗草手曾收。

荒邱岁月休重问,年少王郎已白头。

(0)

迎春后令君复遣伶人来侑小酌口占

迎春小队到门庭,冉里桥边草欲青。

旧俗新风皆在志,北词南曲总成声。

大观老去多馀景,微醉年来有别亭。

更爱令君能俊雅,歌谣行听满山城。

(0)

次韵送王子春兼简赤城夏先生

碧叶黄花送晚秋,旧游回首是今游。

云兼山水看随路,月带风烟载满舟。

沧海东来潮信蚤,浙江南去陆程脩。

赤城居士如相问,尊酒论文恨莫由。

(0)

送程副使用素翁韵

赤壁舟移一夜风,十年晤语几回同。

向来鸣是周冈凤,何处乘非汉道骢。

伊洛渊源新浚后,江湖幽隐旧游中。

遥知素老相逢地,太白楼高月满篷。

(0)

草奏

诏旨临门母在床,拜恩初罢草封章。

南宫地近行犹滞,北极天高望更长。

敢谓晚年真可进,亦知幼学未能忘。

古人曾说良工苦,一字应须九结肠。

(0)

文鸣报书久不至

江船连夜发蓉湖,三宿封书报尚无。

夏榻梦魂便客少,晚舆游兴对僧孤。

惊风骤雨常怀楚,丽水佳山又过吴。

欲向诗囊问奇句,瓜州回首渺烟芜。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