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老兰长花渐稀,衰翁相对惜芳菲。
残莺著雨慵休啭,落絮无风凝不飞。
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朝衣。
十年分手今同醉,醉未如泥莫道归。
笋老兰长花渐稀,衰翁相对惜芳菲。
残莺著雨慵休啭,落絮无风凝不飞。
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朝衣。
十年分手今同醉,醉未如泥莫道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笋老兰长花渐稀"一句,已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气氛,春天的花朵不再繁盛,而是孤零零地散发着最后的芳菲。
接着"衰翁相对惜芳菲"两位老者面对着这些稀疏的花朵,共同感叹着时光易逝。这里的"衰翁"形象,不仅是年龄的沉重,更有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情感积淀。
第三、四句"残莺著雨慵休啭,落絮无风凝不飞"则描写了花朵沐浴在细雨中,连鸟鸣都显得懒惰而不愿高声歌唱;同时,小小的花絮因缺乏风力,也只能静止不动,不再轻盈地舞落。这两句通过对比,更凸显了春天活力的衰退和自然界的冷清。
下面"行掇木芽供野食,坐牵萝蔓挂朝衣"一段,则是对生活艰辛的一种写照。诗人用"行掇木芽"来形容寻找食物的不易,以及生活所迫的无奈;而"坐牵萝蔓挂朝衣"则表现了一种对未来无望,甚至连基本的生计都难以为继的心态。
最后两句"十年分手今同醉,醉未如泥莫道归"表达了诗人对旧友重逢的喜悦,以及希望在酒精的作用下暂时忘却世间烦恼,不愿意回忆往昔。这里"十年分手"强调了久别重逢的珍贵,而"醉未如泥莫道归"则是对现实逃避的心理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以及生活艰辛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雨混烟迷,听萧萧、声填空阔。
湘帘不上银钩,恨寥落、一秋佳节。
云外天香,黯黯把、蟾光顿灭。
夜深沉、灯火楼台,人寂寥,管弦风月。
天涯有恨成离别。正凄凉、人悲圆缺。
是今宵、缺在人间,怕团圆、天边皎洁。
泪点雨声厮混,把愁肠万结。
叹此夜、千种离情,尽发付蛱蝶。
雨浥轻尘,风吹淡馥,一湾流水田田。
亭亭红萼,翠盖滴珠圆。
胜赏偏逢夏健,陪游屐、蒲箑都捐。
濠梁兴,引车虚左,一似信陵贤。西园。
初识路,东阡北陌,第五桥南。
有幽篁结霭,老树参天。
散坐听诗读画,萧閒趣、雅称林泉。
飞溅急,碧筒劝酒,归去冷云偏。
闷欲呼天说。问苍苍、生人在世,忍偏磨灭?从古难消豪气,也只书空咄咄。正自检、断肠诗阅。看到伤心翻天笑,笑公然、愁是吾家物!都并入、笔端结。
英雄儿女原无别。叹千秋、收场一例,泪皆成血。待把柔情轻放下,不唱柳边风月;且整顿、铜琶铁拨。读罢《离骚》还酌酒,向大江东去歌残阕。声早遏,碧云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