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茎非叶。摇曳琼钩,挂一痕香雪。
含苞才见,惊片时、射眼光华明彻。
莲台多品,怕犹逊、旃檀芬烈。
更鼓催、残梦消沈,长想玉瓯初缺。
前朝未尽风流,叹仙李蟠根,依旧门阈。
开筵唤客花径里,无数雄蜂雌蝶。
拟凭并剪,长夜对、鸳衾虚设。
笑问他、朝菌灵椿,共度百千尘劫。
非茎非叶。摇曳琼钩,挂一痕香雪。
含苞才见,惊片时、射眼光华明彻。
莲台多品,怕犹逊、旃檀芬烈。
更鼓催、残梦消沈,长想玉瓯初缺。
前朝未尽风流,叹仙李蟠根,依旧门阈。
开筵唤客花径里,无数雄蜂雌蝶。
拟凭并剪,长夜对、鸳衾虚设。
笑问他、朝菌灵椿,共度百千尘劫。
这首诗名为《瑶华》,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汪东。诗中以独特的比喻描绘了一种神秘而清雅的景象。"非茎非叶"象征着不凡之物,"琼钩"和"香雪"则暗示了洁白无瑕的美。"含苞才见,惊片时、射眼光华明彻"描绘了事物初露端倪时的惊艳光芒。
接着,诗人将莲花与旃檀香相比,赞美其芬芳热烈。"更鼓催、残梦消沈"营造出一种梦境消逝的氛围,引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前朝未尽风流,叹仙李蟠根,依旧门阈"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感叹,以及对李树(可能暗指某位名士)根基深厚的敬仰。
"开筵唤客花径里,无数雄蜂雌蝶"描绘了热闹的宴席场景,蜜蜂蝴蝶纷飞,寓意生活的喧嚣。"拟凭并剪,长夜对、鸳衾虚设"则流露出孤独与期待之情,暗示着诗人对陪伴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笑问他、朝菌灵椿,共度百千尘劫"作结,借朝菌与长寿的灵椿之喻,表达对长久相伴的期盼,以及对人生短暂与永恒的哲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