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方坦庵至宁古塔近况》
《闻方坦庵至宁古塔近况》全文
明 / 姚孙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使者因声及远天,细询居处更依然。

须犹如戟惟添雪,诗可忘愁似涌泉。

渐有江涛传鸭绿,几曾山色类龙眠。

由来名士多荒谴,见说潮阳路八千。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姚孙棐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闻方坦庵至宁古塔近况》。诗中描绘了使者向远方传达消息的情景,询问方坦庵在宁古塔的生活状况。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方坦庵生活的环境与心境。

首句“使者因声及远天”,以使者的声音跨越遥远的距离,引出对远方人物的关注,营造了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细询居处更依然”则直接点明了使者询问的内容,即对方坦庵在宁古塔的居住情况是否依旧如故。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方坦庵的生活状态。“须犹如戟惟添雪”,以“犹如戟”的长须象征方坦庵的坚韧与不屈,而“惟添雪”则暗示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严酷。“诗可忘愁似涌泉”,则表达了方坦庵通过诗歌创作来排遣忧愁,如同泉水般源源不断,展现出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渐有江涛传鸭绿,几曾山色类龙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宁古塔的自然景观,江水波涛汹涌,山色如画,虽是异域之地,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同时,也暗含了方坦庵虽身处偏远,但内心世界依然广阔,能够欣赏并融入周围的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由来名士多荒谴,见说潮阳路八千”,诗人借古喻今,指出历史上许多名士都曾遭遇过艰难困苦,而方坦庵虽然远赴宁古塔,但其精神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韧不拔。这里“潮阳路八千”既是对方坦庵所经历路程的夸张描述,也是对其坚韧意志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使者与方坦庵之间的对话以及对宁古塔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方坦庵在逆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名士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孙棐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亚、终献用《文安》

风雨时若,自天降康。稼穑滋殖,自神发祥。

谷我妇子,丰年穰穰。报本严祀,齐明允臧。

(0)

绍兴祀九宫贵神十首·其四降神用《景安》

练时吉良,聿崇明祀。粢盛洁丰,牲硕酒旨。

肃唱和声,来燕来止。嘉承天休,赉及含齿。

(0)

绍兴祀九宫贵神十首.太一位酌献用《嘉安》

惟天丕冒,彪列九神。财成元化,阴骘下民。

有酒斯旨,登荐苾芬。昭哉降鉴,茀禄来臻。

(0)

过营丘

幽蓟既分燕,曲阜亦封鲁。

全齐周四履,王室资夹辅。

眷言东大藩,镇靖自前古。

左奠瀛海翻,右㩀泰山阻。

匪直形胜会,曾是贤哲处。

丹书藏太公,内政脩仲父。

田单复社稷,鲁连委圭组。

高风邈难攀,奇计畴为举。

伯王事复湮,末俗变风土。

矧乃邹孟氏,特达王道语。

谅哉见阔迂,未可干世主。

皇明御宇宙,文教戢威武。

七篇仁义存,于治非小补。

伊余餐至言,无馁方自许。

重经纡辙地,瞻仰极延伫。

雪宫有曩基,画邑无遗堵。

耿耿钦圣心,申章莫能抒。

(0)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升殿用《正安》

民生地中,动作食息。与我周旋,莫匪尔极。

捕鲽东海,搴茅南山。彼劳如何,矧升降间。

(0)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其四黑帝降神用《高安》

天地闭塞,盛德在水。黑精之君,降福羡祉。

洋洋在上,若或见之。齐庄承祀,其敢斁思。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