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邙行》
《北邙行》全文
元 / 梵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请君停一觞,听我歌北邙。

北邙在何许,乃在洛之阳。

洛阳城中千万家,无有一家免乱亡。

天地开辟来,死者生之常。

远如上古诸皇帝,卒弃四海归山冈。

富贵浮云亦易灭,筋骸化土诚堪伤。

汉陵发掘竟何事,后世更留珠玉装。

而况将相坟,不为荆杞荒。

野火烧林断碑碣,牧童见草呼牛羊。

当其得志时,直欲凌云翔。

天子不敢忤,群臣非雁行。

娇儿聪明尚贵主,爱女秀丽专椒房。

昨日铸印大如斗,今日临轩封作王。

风雷起掌握,瓦砾含辉光。

权势有时尽,乱衰无处禳。

娇儿爱女替不得,点点血泪沾衣裳。

白马素车出门去,未知魂魄游何乡。

土枭飞来树袅袅,石兽对立烟苍苍。

万岁千秋共一尽,高堂大宅空相望。

(0)
鉴赏

这首《北邙行》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诗人通过“北邙”这一地点,引出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北邙山作为古代帝王陵寝之地,见证了无数兴衰更迭,诗人以此为背景,探讨了富贵与权力的虚幻本质。

诗中提到洛阳城中的万千家庭,没有一家能幸免于战乱,揭示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自然规律,指出死亡是生命常态的一部分,无论多么显赫的帝王,最终都难逃归葬山冈的命运。富贵如同浮云,容易消散;身体化为泥土,令人感伤。

汉陵的发掘与后世的珠玉装饰形成对比,暗示了权力与财富的短暂与虚妄。而将相之墓虽未荒芜,却也难以逃脱时间的侵蚀。自然的力量——野火、牧童、断碑、牛羊,象征着历史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诗的后半部分聚焦于权力的兴衰与人性的悲剧。权力的拥有者曾意气风发,但权力终有尽头,乱世之中,他们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娇儿爱女无法替代逝去的生命,他们的泪水与哀伤成为永恒的记忆。最后,白马素车的离去,预示着生命的终结,而土枭与石兽的景象,则增添了死亡的凄凉与永恒。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生、权力与死亡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和人类命运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梵琦
朝代:元   字:楚石   籍贯:浙江象山   生辰:?—1370

(?—1370)元明间僧人。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猜你喜欢

戊寅除夜拂水山庄和牧斋韵二首

旧识园梅与径蓬,新泉照眼后堂中。
松明涧道余寒雪,草色筵开上日风。
颜面过年梁月白,欢娱今夕烛花红。
它时守岁招呼近,只在藤萝水石东。
¤

(0)

夜泛(同丘五、张二丈、孙二兄)

水关新涨曲通沟,力疾邀人夜弄舟。
暗竹背城思岭月,平畦裛露忆湖秋。
行随老伴添衣出,回触歌场趁曲留。
远吹更闻无奈返,微风小橹不胜愁。

(0)

过孙履正东林庄居(同方民表丈)

出郭春流十里赊,故人田舍即吾家。
风情缸面清明酒,节物山头谷雨茶。
忽见远交浑是梦,难期世事总如花。
寻常欢笑休轻别,若计浮生信有涯。

(0)

听曲赠赵五老四首(太仓人。名淮,字长源,

逐调安排见典刑,缘情巧妙是心灵。
寄言度曲红颜子,白却髭须始解听。

(0)

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

去年寒食杏花新,扶杖犹同过北邻。
酒熟欲浇中圣客,花红来哭下泉人。
白杨但种看成柱,蒲柳虽存合作尘。
更有伤心无可道,空山一别六回春。

(0)

答朱子暇见访同牧斋次韵三首(庚午春)

招得无家一布袍,留连酒圣狎诗豪。
林端水聒归潭静,云里峰来跂石高。
晓案晴光研竹露,夜瓢明月煮松涛。
山中入夏先凉冷,便约湖心弄小舠。
¤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