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十一首·其四》
《和陶十一首·其四》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古风

幽居隔轮□,寂无廛市喧。

还疑漆园翁,傲吏见亦偏。

昨宵铁桥梦,归入罗浮山。

仙人酌紫霞,一醉遂忘还。

了了胸中景,那容着语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与心灵境界。诗人以“幽居”开篇,强调隐士所处环境的宁静与隔离,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尘世的纷扰。“寂无廛市喧”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隐居生活的清静与内心的平和。

接着,“还疑漆园翁,傲吏见亦偏”,这里引用了庄子及其弟子的典故,将隐士比作庄子笔下的漆园吏,暗示隐士不仅在物质上远离尘世,在精神上也保持着高洁与独立,即使面对世俗的官员,也能保持自己的傲骨与清高。

“昨宵铁桥梦,归入罗浮山”两句,运用梦境与神话传说,表达了隐士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铁桥梦象征着超越现实的想象空间,而罗浮山则是道教仙境的代表,隐喻着隐士追求的精神世界与理想生活。

“仙人酌紫霞,一醉遂忘还”描绘了隐士在仙境中与仙人共饮的情景,紫霞代表着仙气与纯净,一醉忘返则体现了隐士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沉迷与不舍。

最后,“了了胸中景,那容着语言”总结了隐士内心世界的清晰与纯净,暗示了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其深邃的思想与情感,强调了心灵体验的独特性与不可言传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展现了隐士追求自由、超脱与纯净生活的理想状态,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宿迁道中作

观民展义举时巡,泽国非遥路少尘。

毕雨箕风从好恶,小廉大法勖臣邻。

就瞻一任扶携至,出入何须警跸频。

底事初逢如旧识,本吾宵旰系怀人。

(0)

盆梅

迩日行郊郭,颇识冬意酣。

保阳今说辇,喜对盆梅馣。

数蕊自饶致,万卉都觉凡。

忘言如夙契,得意惟静耽。

一气真不息,大哉乾元含。

(0)

过望都怀古

回銮经古县,怀古周道左。

胡乃尧母同,易名始自我。

圣母及圣子,相望丛祠妥。

风雨晦暝中,慈孝欢如昔。

蜡腊走乡农,鸡豚荐香火。

三代犹斯民,直道终无堕。

夸大自名门,钩弋遭坎坷。

其子胡为情,行权过险果。

孝武固寡恩,吕雉实肇祸。

(0)

偕蒋春䢉舍人王元亭给事金莳亭御史登江鹤亭康山草堂

忆昔武功身不用,南走江津作游弄。

江风海月四天垂,中有琵琶声一纵。

清浊都忘身后名,轩裳那计当年重。

世閒从此有康山,二百馀年存屋栋。

江君新葺作阶墀,千岁虬龙今始种。

每来放鹤羽如轮,缥缈云霄思独控。

扬州三面邗沟上,中阜独临天宇空。

风前帆影入城来,天际斜阳低首送。

台省两贤皆鸷鹗,舍人文笔真苞凤。

淮南芍药落花时,记入层轩留玉鞚。

独余不饮复无诗,应愧主人开馥瓮。

(0)

题画

月斜长信晚钟声,又报羊车过夹城。

清夜独吟霜雪句,手携团扇背花行。

(0)

会稽杂咏七首·其四灵鳗井

山川寂历不知夜,风雨冥冥人独行。

却有老鳗生水底,怪来潭树作秋声。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