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栖贤二首·其二》
《怀栖贤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石人岩下草萋萋,洗马池边日渐西。

故山猿鹤梦中觉,千里风烟望里迷。

便拟梅花同雪早,难将海色共潮齐。

时危两负青门客,招隐迟回黄叶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首联“石人岩下草萋萋,洗马池边日渐西”,以“石人岩”和“洗马池”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草木茂盛,时间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颔联“故山猿鹤梦中觉,千里风烟望里迷”,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仿佛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听到了山中的猿啼和鹤鸣,但醒来后却发现这一切只是梦境,而千里之外的故乡,只能在心中遥望,却无法触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难以言喻的失落感。

颈联“便拟梅花同雪早,难将海色共潮齐”,诗人借梅花和雪花的早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渴望与无奈。梅花和雪花的早开,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难将海色共潮齐”则表达了这种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暗示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力感。

尾联“时危两负青门客,招隐迟回黄叶溪”,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作为“青门客”,诗人可能是在动荡时期流离失所,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招隐迟回黄叶溪”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语言含蓄而深沉,情感真挚而复杂,体现了明代理论家、文学家释函是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画百花·其一

春光尽向笔端回,万紫千红次第开。

河阳满县真如锦,却恨潘郎归去来。

(0)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其十

秋园金气应,含素向栏干。

莫作朝簪比,唯宜戴箨冠。

(0)

秋居五首·其二

云树秋容澹,悲歌野兴豪。

萧兰元异种,牛骥亦同槽。

露白芰荷尽,天清鸿雁高。

朋游隔千里,魂梦为谁劳。

(0)

代赠崇安住持僧

近市开兰若,尘中得静几。

钟催城树晓,锡伴野云飞。

化俗多传偈,持斋独掩扉。

自今身得度,僧法尽皈依。

(0)

院中中秋对月

秋期忽已半,凄凄天气凉。

岂不悲摇落,惜此满月光。

流辉掩南极,素影回东方。

城霞散如绮,庭露森成霜。

列星失其耀,玉绳何微茫。

徘徊循广除,吸景行急觞。

愿因三五夕,复见重轮祥。

继明溥离照,千秋永无疆。

(0)

拟庭中有奇树

南山有松柏,女萝相缠绵。

攀枝采女萝,感叹终无言。

草木自因依,何况骨肉间。

缄萝寄同父,路遥安得便。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