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照衔山月上天,烟波极目思悠然。
士从魏晋多于鲫,诗到齐梁噪等蝉。
澄景漾成千尺练,秋声迸入四条弦。
不知何似南楼宴,其事其人要可传。
夕照衔山月上天,烟波极目思悠然。
士从魏晋多于鲫,诗到齐梁噪等蝉。
澄景漾成千尺练,秋声迸入四条弦。
不知何似南楼宴,其事其人要可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宁静画面,夕阳西下,月挂天边,诗人站在烟波浩渺之处,思绪飘然。他感叹自魏晋以来文人士大夫的数量众多,如同鲫鱼之众,而诗歌创作在齐梁时期尤为繁盛,犹如蝉鸣嘈杂。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将清澈的湖光比作千尺长练,秋风吹过,引发的瑟瑟秋声仿佛融入了四根琴弦。他不禁想象那南楼宴会上的情景,虽然具体事件和人物已难以追寻,但那份风雅之事和人物的精神却值得流传。
陈允颐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交织,表达了对文人墨客风采的追慕和对传统文化的感慨,展现了清朝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历史意识。
典午逮永和,世事甚窳呰。
北伐亹方新,重敛资奸宄。
逸少居会稽,端为佳山水。
今观所为序,用意极吊诡。
俯仰皆兴怀,彭殇非一轨。
区区为怀祖,誓墓岂即是。
遗世方恝然,谓当以乐死。
恭惟天生才,贤圣众所恃。
怀宝谅非难,事国或尽瘁。
夷叔安足希,如尊乃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