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翠画屏山。万髻千鬟。桃源楼阁五云间。
恨杀芙蓉城下客,不借青鸾。风雨杏花残。
芳意都阑。一灯孤影小窗间。
绣被熏来香欲尽,只是春寒。
金翠画屏山。万髻千鬟。桃源楼阁五云间。
恨杀芙蓉城下客,不借青鸾。风雨杏花残。
芳意都阑。一灯孤影小窗间。
绣被熏来香欲尽,只是春寒。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略带凄清的画面。"金翠画屏山",以金翠装饰的屏风映衬着山景,展现出华美的背景。"万髻千鬟"则形容山峦层叠,如同女子的发髻般秀美。"桃源楼阁五云间",将楼阁置于仙境般的云雾之中,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情感转向哀怨,"恨杀芙蓉城下客,不借青鸾",表达了对远方未归人的深深思念,希望青鸾(神话中的传信鸟)能传递相思之情。"风雨杏花残",暗示了春天即将逝去,风雨中杏花凋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易逝。
"芳意都阑",进一步强调了春意阑珊,只剩下孤灯照在小窗之间,孤影独坐,显得寂寥。"绣被熏来香欲尽,只是春寒",通过被褥上的余香逐渐消散和春夜的寒冷,渲染出一种深深的孤寂与落寞。
总的来说,这首《浪淘沙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怀人的画面,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词作风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