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黔阳山中十首·其八》
《黔阳山中十首·其八》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竹椽茅屋江边静,永日惟应鸟雀飞。

云白天青山万叠,霜台远客正思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黔阳山中竹屋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首句“竹椽茅屋江边静”,以“竹椽茅屋”勾勒出简朴而自然的居住环境,点明地点在江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静”字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寂静,也暗示了心灵的平和与超脱。

次句“永日惟应鸟雀飞”,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白天只有鸟雀在空中飞翔,没有其他声音打破这份宁静。这里的“惟应”二字,强调了这种状态的唯一性,强化了环境的孤寂与纯粹。

第三句“云白天青山万叠”,转而描绘天空与山脉的壮丽景色。白云飘渺于蓝天之上,群山连绵起伏,构成了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一句“霜台远客正思归”,将视角拉回至诗人自身。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远行的客人(诗人自指)不禁生发出思乡之情。这里的“霜台”既可理解为霜冻的台阶,也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冷寂或孤独感。思归之情,既是对家乡的怀念,也可能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反思与渴望回归内心平静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换,从静谧的居住环境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再到个人的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艺术世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送张子云赴选

逼侧歌残始见君,翩翩结束又离群。

三都十载推能赋,一日同舟重抚军。

客路山川烦应接,帝城风月与平分。

不知何地堪资画,却为苍生望已勤。

(0)

送林郡丞入觐二首·其二

万方玉帛归双凤,两地苍黔恋五羊。

愧我金城曾种柳,多君南国尚留棠。

褰帷满听循良颂,趋陛依然太守章。

简在只今询异等,承家况复有青箱。

(0)

答惟学王孙二首·其二

江山曾为远人留,记忆中朝意亦优。

策足久多行路叹,量才初试过都游。

宦情似奕今于昨,时序如流春复秋。

同调知君能念我,客星长望碧云头。

(0)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其十二

樽酒河梁忆路岐,海天风雨正纷披。

鹿门已道终遗世,狗监何心更遇时。

升斗逢迎衣食累,关山迢递鹤琴知。

公车岁岁徵贤硕,草野能无念国危。

(0)

赠刘提盐署郡捕

三城苍赤幸依刘,筹策兵农事事优。

万灶牢盘供裕国,一方锁钥佐为州。

官閒未比曹疑马,俗易行看剑买牛。

盐铁不须持汉议,消弭兼颂富民侯。

(0)

送吴观可孝廉春试

早岁词场起大名,衣冠乡里慕同声。

处囊特擅三千客,抱璧终偿十五城。

亭馆山间辞问字,风云阙下会登瀛。

汉家侍从须文学,岂羡河南继治平。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