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清秋日,登楼拥鼻吟。
微凉生柰苑,轻吹动香林。
窗外萤飞火,篱边菊散金。
静弹流水曲,何处有知音。
古寺清秋日,登楼拥鼻吟。
微凉生柰苑,轻吹动香林。
窗外萤飞火,篱边菊散金。
静弹流水曲,何处有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古寺中的一幅宁静画面。诗人站在楼上,以手掩鼻,似乎在品味这清新的空气与环境的静谧。微凉的秋风从奈苑(可能指一种植物园或特定的园林)吹来,轻拂过香气弥漫的树林,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窗外,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如同点点星光,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篱笆边的菊花绽放,金色的花瓣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耀眼,与萤火虫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弹奏着流水般的曲子,仿佛是在寻找那能够理解他心境的知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在这样的秋日夜晚,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陶潜必遗俗患,侯喜新有诗声。
容我深藏蹇步,看君大展修程。
炎冷财分覆手间,化机于尔见深悭。
归欤君钓荆溪水,已矣我耕怀玉山。
几羡修翎辞世网,绝怜骏足老天闲。
区区莫有穷途叹,了了要从初地还。
我居旧植千竿竹,剩欲栽梅苦未成。
要写横斜须老手,是君头白眼犹明。
老僧长生元佑年,庞眉皓首高颊观。
纷然送迎过云烟,解记南归玉局仙。
清都道士同蹁跹,诗成忽俾如蜕蝉。
嗟哉用心故可怜,那知海内争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