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尽春花苔面,绣幕长孤倚。
别情长惜,余香散罗绮。
谁问雁杳鱼沉,倦魂可许相逢,乍眠乍起。
宿妆委,见说恹恹梳洗,笙囊静如水。
药阑愁听,蜂声满窗纸。
清昼翠凤离披,想他神女生涯,自来如此。
落尽春花苔面,绣幕长孤倚。
别情长惜,余香散罗绮。
谁问雁杳鱼沉,倦魂可许相逢,乍眠乍起。
宿妆委,见说恹恹梳洗,笙囊静如水。
药阑愁听,蜂声满窗纸。
清昼翠凤离披,想他神女生涯,自来如此。
这首《解蹀躞》是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其情感细腻,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花凋零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句“落尽春花苔面”,以“落尽”二字渲染出春花凋零的凄凉景象,暗示了季节更迭,万物衰败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象征着女子青春易逝、韶华不再的感慨。接着“绣幕长孤倚”一句,通过描写女子独自倚靠在绣幕前的孤独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她的寂寞情绪。
“别情长惜,余香散罗绮”两句,将女子对离别的不舍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余香散落罗绮之间,仿佛是她与爱人相聚时留下的痕迹,如今却只能独自回味,增添了无限的哀愁。
“谁问雁杳鱼沉,倦魂可许相逢”两句,运用了雁与鱼的典故,表达了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雁杳鱼沉意味着消息断绝,相逢无期,倦怠的灵魂在等待中煎熬,充满了无奈与绝望。
“乍眠乍起,宿妆委,见说恹恹梳洗”几句,描绘了女子在思念中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即使勉强入睡,也难以持久,醒来后又开始梳洗打扮,试图以最美的姿态等待爱人的归来。这里的“恹恹”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因思念而产生的疲惫与无力感。
“笙囊静如水,药阑愁听,蜂声满窗纸”几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充满愁绪的氛围。静默的笙囊、药阑旁的愁听、满窗纸的蜂声,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清昼翠凤离披,想他神女生涯,自来如此”结尾两句,以“翠凤离披”象征女子内心的纷乱与挣扎,同时将她比作传说中的神女,暗示了她虽身处凡尘,却有着超脱世俗的情感世界。这一句既是对女子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她独立、坚韧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解蹀躞》通过对女子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在春花凋零后的孤独、思念与挣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人情谁不爱飞雪,腊中再见尤奇绝。
对雪吟哦色即空,仙翁洞照无生灭。
既积既消还复飞,且飞且积俄又非。
了然不是坚牢玉,缅怀有感苏公诗。
谁知润泽工夫远,须索诗家为明辨。
香风天上亦飞花,较之穷腊功犹浅。
绿窗怯寒颦翠娥,穷儒忍冻不能歌。
何如制阃贤师帅,剩喜嘉祥重婆娑。
鄮山妆点千岩白,全胜轻花飘细麦。
气和之应非偶然,善政端由老邦伯。
扁舟直下沧浪绿,百里溪程消一宿。
天公嘘吸解穷人,逆水冲风何太酷。
年来矻矻便深居,一动一静诚何如。
不堪世事苦相逼,政自未免奔走馀。
今朝莫讶东风逆,明日归舟顺如翼。
世间逆顺岂关人,自是人心长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