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投山寺,僧稀地颇荒。
雨苔侵坏壁,霜叶积回廊。
归鸟认庭树,昏钟出讲堂。
从来爱幽僻,一宿借禅床。
日晚投山寺,僧稀地颇荒。
雨苔侵坏壁,霜叶积回廊。
归鸟认庭树,昏钟出讲堂。
从来爱幽僻,一宿借禅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投宿磻溪寺时所见的清幽景象。首联“日晚投山寺,僧稀地颇荒”点明时间与地点,夕阳西下,诗人来到一座山寺,此时寺内僧人稀少,显得有些荒凉。颔联“雨苔侵坏壁,霜叶积回廊”进一步渲染环境的静谧与荒凉,雨水与苔藓侵蚀着破败的墙壁,霜叶堆积在曲折的走廊上,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颈联“归鸟认庭树,昏钟出讲堂”则通过归鸟与昏钟的细节,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尾联“从来爱幽僻,一宿借禅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幽静环境的喜爱,即使只是一夜的停留,也愿意借宿于禅房之中,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山寺的静谧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平和。
天道何冥冥,委形辟空杳。
旷劫土坦平,冲气蔼云杪。
不入禹封疆,拓地八荒表。
空洞无边涯,一切境界小。
骨柔春香浓,目绀夜光瞭。
洪荒上古前,命不为愁剿。
卑哉苍生愚,役心颜貌愀。
窗猴狂摇摇,野马走扰扰。
髓竭冲融膏,渴命竟枯夭。
奚不来此邦,软坐廓幽眇。
刳刷膏肓俗,涤濯肺腑皎。
骋驾无可游,一生事足了。
锦云照方镜,碧玉环四岸。
奇凉彻心境,幽芳清鼻观。
恍如泛仙查,飘飘溯河汉。
云收片月上,风来万荷乱。
玩幽发孤咏,慨古兴浩叹。
鱼鸟各有乐,鹏鴳不足算。
林虚白露滴,竹冷茶烟散。
清景未易殚,当于静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