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马家双玉鬟,清姿濯濯槿篱间。
幽香偶逐寒风去,带却书声过别山。
乞得马家双玉鬟,清姿濯濯槿篱间。
幽香偶逐寒风去,带却书声过别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王闇然馆中观赏梅花的雅致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槿篱间的清丽姿态,以及其散发的幽香随寒风飘散,与书声交织,跨越了山岭的独特景象。通过“乞得马家双玉鬟”这一开篇,巧妙地将梅花比作美人的发饰,赋予了梅花以生动的人格化形象,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梅花的自然之美,也隐含了文人雅士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对自然景物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的传统。
古堞凭空,烟霏外、危楼高矗。
人道是、宇文遗址,至今相续。
梦断繁华无觅处,朱甍碧*空陈迹。
问长河、都不管兴亡,东流急。
侬本是,乘槎客。
因一念,仙凡隔。
向人间俯仰,已成今昔。
条华横陈供望眼,水天上下涵空碧。
对西风、舞袖障飞尘,沧溟窄。
春色三分,犹未一、元宵才过。
行乐处、软红香雾,未收灯火。
杨柳梢头黄尚浅,梅花萼底红初破。
待东风、吹绿满瀛洲,愁无那。
无一物,为君贺。
歌我志,君须和。
问人生底事,必须奇货。
好对青山倾白堕,休嗟事业违人些。
怕他时、富贵逼人来,妨高卧。
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
因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闾洁。
到而今、狼籍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
都元衙,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
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