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跨鞍,莫跨鞍,跨鞍未必家平安。
鞍高足小跨不过,露出绣鞋人共看。
东家娶妇有鞍跨,西家无鞍争笑话。
谁知一跨心胆粗,乱走胡行都不怕。
呜呼跨鞍不如不跨好,俗礼纷纷奚足道。
莫跨鞍,莫跨鞍,跨鞍未必家平安。
鞍高足小跨不过,露出绣鞋人共看。
东家娶妇有鞍跨,西家无鞍争笑话。
谁知一跨心胆粗,乱走胡行都不怕。
呜呼跨鞍不如不跨好,俗礼纷纷奚足道。
这首《俗礼歌五首(其一)莫跨鞍》由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通过对“跨鞍”这一行为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对传统习俗的批判与对人性本质的探讨。
开篇“莫跨鞍,莫跨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直接点出主题,警示人们不要轻易跨上鞍马,暗含着对行动后果的深思。接着,“跨鞍未必家平安”,进一步强调了行动与结果之间的不确定性,提醒人们行事需谨慎,不可轻率。
“鞍高足小跨不过,露出绣鞋人共看”,通过形象的对比,描绘了跨鞍时的尴尬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和束缚。绣鞋的露现,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暴露,更象征着女性在社会规范下的被动与无奈。
“东家娶妇有鞍跨,西家无鞍争笑话”,通过对比不同家庭的情况,揭示了社会中对于“跨鞍”这一行为的不同态度和评价标准,反映了社会阶层和观念的差异。
“谁知一跨心胆粗,乱走胡行都不怕”,这句话深入剖析了“跨鞍”背后的心理状态,指出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盲目自信和放纵,是对个人理智与社会规则的忽视。
最后,“呜呼跨鞍不如不跨好,俗礼纷纷奚足道”,诗人发出感慨,认为遵守传统习俗的重要性远超过一时的冲动与放任,呼吁人们在追求自由与个性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尊重社会的规矩与礼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批判态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