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阁相邀揖罢还,传心御幄敢跻攀。
使君莫怪频流涕,原是螭头旧侍班。
郡阁相邀揖罢还,传心御幄敢跻攀。
使君莫怪频流涕,原是螭头旧侍班。
这首诗《行路难(其二十一)》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句“郡阁相邀揖罢还”,描绘了诗人参加完郡阁聚会后返回的情景,一个“还”字,既体现了聚会的结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归宿感或失落感。接着,“传心御幄敢跻攀”一句,以“御幄”象征高位或权力中心,表达了诗人虽有心接近或参与,但又不敢轻易逾越的微妙心态,透露出一种谨慎与敬畏。
“使君莫怪频流涕,原是螭头旧侍班。”这两句直抒胸臆,诗人以“使君”自指,向对方解释自己频繁流泪的原因,并坦承自己曾是侍奉在旁的旧臣。这里的“流涕”不仅表现了情感的波动,更蕴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权力更迭、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地位、身份转变的复杂感受,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深深眷恋。钱澄之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情感感染力。
燕堂秋未老。
正木犀香散,芙蓉红小。
门阑瑞烟绕。
望银河月暗,寿星偏照。
碧霞道要。
有真人、亲传最妙。
况桃源旧约,重寻鬓发,胜如年少。
缥缈。
六铢衣降,九转丹成,五云齐到。
十洲三岛。
神仙路,终须到。
对芝兰玉树,宝杯交劝,何惜玉山醉倒。
看乘鸾跨鹤,归来洞天未晓。
金关五云里,玉座太微间。
凌虚新就燕间,宣唤侍臣班。
丹扆坐移前席,禁漏声传高阁,喜气满龙颜。
天语眷畴昔,政路稳跻攀。
酒如渑,香袅穗,寿南山。
橙黄橘绿,樽前辉映菊花团。
清晓凉风凝露,晴昼秋光满院,岁岁奉君。
待看云台画,荣观侈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