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赏菊次韵和味三叔祖·其一》
《赏菊次韵和味三叔祖·其一》全文
清 / 祝廷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琼瑶惠我增惭感,益信精神老未衰。

大雅方轮赖扶翼,故家乔木足撑支。

怆怀吾道真休矣,问世何人诵学而。

一雁传书下衡泌,云烟纸上看飞驰。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祝廷华所作,《赏菊次韵和味三叔祖(其一)》。诗中以赏菊为题,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精神不衰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和道德教化的怀念。

首联“琼瑶惠我增惭感,益信精神老未衰”,诗人以“琼瑶”比喻赏菊之景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岁月虽逝,但精神并未衰退的自我激励。

颔联“大雅方轮赖扶翼,故家乔木足撑支”,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大雅方轮”比作高尚的学问或道德准则,需要有人扶持和引导;“故家乔木”则象征着传统的家族文化和价值观,是社会的支柱。这两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道德教化重要性的认同。

颈联“怆怀吾道真休矣,问世何人诵学而”,诗人感叹于世道的变迁,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道德标准和追求,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同时询问在这样的时代,还有谁会坚持学习和传承道德教义。

尾联“一雁传书下衡泌,云烟纸上看飞驰”,通过描绘一只大雁传递书信的情景,隐喻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即使是在遥远的地方,知识和文化的光芒也能照亮人心,如同云烟中的纸张上快速飞驰的景象,寓意着知识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菊这一日常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精神状态的自信、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对道德教化的怀念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作者介绍

祝廷华
朝代:清   字:丹卿   号:颜丞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猜你喜欢

䨑云诗八首次韵·其三

朝檐天外鹊来声,夜烛花前太喜生。

婪尾宴收灯放节,扫眉人到月添明。

香尘澒洞歌梅合,钗影差池宿燕争。

等待揭天丝管沸,彩云縆定不教行。

(0)

题扇送客怀长蘅湖上·其二

约看西湖十月红,掉头归计又成空。

年光如水心如梦,人在西楼暮雨中。

(0)

读岳忠武传四首·其四

中原枢管是荆襄,恢复从兹起旧疆。

蝼蚁也须先斩馘,麟猊何敢尚披猖。

异时得固三年守,兹日先培六郡良。

谁把君侯经画苦,都堂一问贾平章。

(0)

湘江绝句五首·其五

白雾起江面,缭山如平垣。

余飞未尽处,犹作雪漫漫。

(0)

圣仆宿永福寺同赋空字

萧然何所有,瓢笠与青童。

住可为山长,来先问石公。

梅迟若待客,松嫩已知风。

一宿东林社,花龛对雨空。

(0)

过西湖怀曹大参学佺

每忆同游处,凄然起旧怀。

兰舟曾泛泛,春鸟正喈喈。

几访孤山隐,常持净寺斋。

苦吟花阁晓,泊月柳桥佳。

此别经三载,闻官进两阶。

旌骖临蜀道,宾客散秦淮。

出祖龙江日,嗟余不克偕。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