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鹿港卡》
《鹿港卡》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津头整布帆,好风正东南。

舟人不敢过,验船者二三。

偏隅一黑子,津吏亦眈眈。

鹿港非隩区,征商有馀馋。

由斯观天下,遍榷何以堪。

我到鹿津头,偶问鹿津吏。

关津不惮繁,尔身有何利。

自言利涉途,官一吏三四。

温饱在于斯,馀乃为公事。

乃知民之艰,半多吏所置。

朝廷徵其一,吏胥徵其二。

叹息古人贤,利薮在乎义。

一歌何易于,朝廷广恩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港关津的复杂情况,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官吏与民众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描述在鹿港码头准备启航的情景,以及询问码头官员的过程,揭示了官府征收繁重税赋对商人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首句“津头整布帆,好风正东南”,描绘了船只在码头整装待发的场景,预示着即将开始的旅程。接着,“舟人不敢过,验船者二三”则暗示了在航行前需要经过严格检查,这可能包括安全检查或税赋的征收。

“偏隅一黑子,津吏亦眈眈”中的“黑子”可能是指码头上某个特定区域,而“津吏亦眈眈”则形象地描绘了码头官员的警惕与苛刻。这反映出官府在税收方面可能存在的过度行为。

“鹿港非隩区,征商有馀馋”表明鹿港并非偏远地区,却对过往的商人征收过多的税赋,这不仅加重了商人的负担,也反映了官府贪婪的一面。

“由斯观天下,遍榷何以堪”表达了诗人对普遍存在的税收问题的担忧,认为这种做法难以承受。接下来,“我到鹿津头,偶问鹿津吏”则是诗人亲自探访并询问码头官员的直接行动,试图了解背后的原因。

“关津不惮繁,尔身有何利”是诗人向码头官员提出的问题,直指他们为何要进行如此繁复的征税,是否从中获得了个人利益。官员的回答揭示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能够通过此获得温饱,并且还承担了一部分公共事务。

“乃知民之艰,半多吏所置”强调了民众生活的艰辛很大程度上是由官吏造成的。最后,“朝廷徵其一,吏胥徵其二”进一步说明了政府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关系,即政府征收一部分税赋,而地方官员则额外收取更多,导致了民众的不满。

“叹息古人贤,利薮在乎义”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明君主的怀念,认为真正的利益在于正义和公平。最后,“一歌何易于,朝廷广恩意”引用了古代诗人何易于的故事,以此来呼吁朝廷扩大恩惠,减少对民众的剥削。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社会中官民矛盾、税收负担沉重以及对公正治理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庚申四月避乱舟次二首·其一

举家并泛驾扁舟,万舸邻同一样愁。

满目烽烟和夕照,去留难决叹鸥浮。

(0)

重整适园

园居最宜雨,而又兼宜雪。

天晴匪不佳,雨雪更清绝。

及至雨雪时,日涉防屐折。

因兹筑东廊,四隅通曲折。

傍柳作小亭,聊补墙边凸。

地曲径藉深,景增四时别。

亭小却宜春,廊长蔽伏热。

主人固色喜,游者皆怡悦。

行乐须及时,光阴去如瞥。

(0)

家藏耕烟散人东篱图为唐半园作吴君圣俞谓与所居适相当索临一纸因题二首·其二

写出篱边旧日秋,寄居有客最风流。

匠门已觉难为役,崔颢还加在上头。

(0)

感事二首·其一

豹虎市横行,元戎此阅兵。

连营喧鼓角,尽室避麾旌。

叱咤风云变,威名草木惊。

闻将军实讨,耀武到江城。

(0)

无题二首·其一

江干奕叶擅清门,派衍驹王翼后昆。

展卷足生桑梓敬,肫怀雅谊古同论。

(0)

与金匮华子随中翰鸿模姜研云许召诒明经伞墩探梅用前韵与子随同作

几人相约共探梅,李郭同舟破晓开。

花到清寒方见骨,诗因奇特不须胎。

忽逢新霁知天意,莫负良朋特地来。

游客休教任意折,一分结实一分培。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