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帛永垂名,真不愧贤臣哲嗣;
蛮夷犹堕泪,更何论故吏门生。
竹帛永垂名,真不愧贤臣哲嗣;
蛮夷犹堕泪,更何论故吏门生。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曾纪泽,其文辞深挚,寓意深远。上联“竹帛永垂名,真不愧贤臣哲嗣”赞颂曾纪泽功绩卓著,其英名将永远镌刻在史册之上,实为贤能大臣与智者之后裔,无愧于世。下联“蛮夷犹堕泪,更何论故吏门生”则进一步表达对曾纪泽逝世的哀痛之情,即使远在边疆的蛮夷亦为之落泪,更何况是他的旧部属和门生故吏。整联通过对比手法,既凸显了曾纪泽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也流露出对其离世的深切哀思。左秉隆以清人身份,以这副挽联,表达了对曾纪泽的敬仰与怀念,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责任感。
赐被薰炉,曾同见、官槐重绿。
时归看、绮疏叠嶂,楚腰翻曲。
君过蓬山轻岁月,我怀庐阜分符竹。
道别离、待得再归来,人应俗。春欲动,醅初熟。
追一笑,森三玉。且相对青眼,共裁红烛。
小语人家闲意态,浅寒都下新装束。
念平生、和雨醉东风,从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