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
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
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
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郎在圣明的朝廷中选拔人才的情景。他偶然遇见一位秦地的女子,她正在学习吹奏箫。诗人提醒这个女子必须向翡翠鸟学习,因为传说翡翠鸟能够听到天上的王母音乐,不受世间杂音影响。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喧嚣嘈杂现实生活的不满,乌鸢和鹊桥都是喻指那些扰人清净的声音。
诗中融合了古代神话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对比,既有仙境之美好,又有尘世之喧闹。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半世游从,到处逢迎,惟尔麴生。
喜一尊乘兴,时居乐土,三杯有力,能破愁城。
岂料前欢,俱成后患,深悔从来见不明。
筠轩下,抱厌厌病枕,恨与谁评。
请生亟退休停。
更说甚、浊贤与圣清。
论伐人心性,蛾眉非惨,烁人骨髓,鸩毒犹轻。
裂爵焚觞,弃壶毁盒,交绝何须出恶声。
生再拜,道苦无大故,遽忍忘情。
来雁。
可怜瘦损兰成。
此友人张叔夏赠余之作也。
余不能记忆,於至治元年仲夏二十四日,戏作碧梧苍石,与冶仙西窗夜坐,因语及此。
转瞬二十一载,今卿卿、叔夏皆成故人,恍然如隔世事,遂书於卷首,以记一时之感慨云。
季道陆行直题楚天云断。
人隔潇湘岸。
往事悠悠江水漫。
怕听楼前新雁。
深闺旧梦还成。
梦中独记怜卿。
依均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
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
兰舟小。
一篷也便容身了。
容身了。
几番烟雨,几番昏晓。
出桥三面青山绕。
入城一向红尘扰。
红尘扰。
绿蓑青笠,让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