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素屯蹇,颇复怀清真。
谬当盛明日,再睹玄化淳。
人文固昭晰,宪章亦已新。
岂起东蹈海,会将西入秦。
征途不遑舍,所逐埃与尘。
为策虽不就,斯志良已勤。
奈何四海内,弃绝寡所亲。
朅来二十载,皇皇尚迷津。
念之动中怀,涕泪沾衣巾。
置此勿复言,齐契在古人。
余生素屯蹇,颇复怀清真。
谬当盛明日,再睹玄化淳。
人文固昭晰,宪章亦已新。
岂起东蹈海,会将西入秦。
征途不遑舍,所逐埃与尘。
为策虽不就,斯志良已勤。
奈何四海内,弃绝寡所亲。
朅来二十载,皇皇尚迷津。
念之动中怀,涕泪沾衣巾。
置此勿复言,齐契在古人。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二十)》表达了诗人对清真理想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感慨。首句“余生素屯蹇”揭示了诗人一生坎坷的命运,接着“颇复怀清真”表达了他对高洁品性的追求。在盛世之中,诗人却感到世风淳朴的流失,感叹“谬当盛明日,再睹玄化淳”。
诗人认为,尽管社会人文昭然若揭,法律制度也有所更新,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即使面临征途劳顿,仍坚持追求真理,不被世俗尘埃所累。“为策虽不就,斯志良已勤”表达了他虽然未能实现宏大抱负,但内心的坚持是勤奋的。
然而,诗人深感忧虑的是,四海之内许多人背离了真道,自己也迷失于人生的道路上,“弃绝寡所亲”,过去二十年的彷徨至今仍未找到方向。最后两句“朅来二十载,皇皇尚迷津”流露出深深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对古人智慧的仰慕,“置此勿复言,齐契在古人”暗示了他认识到,真正的答案可能隐藏在古代圣贤的教诲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挣扎与反思,又有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见解和个人情怀。
海门双青暮烟歇,万顷金波涌明月。
侯家小儿能觱篥,对此清光天性发。
长江凝练树无风,浏栗一声霄汉中。
涵胡画角怨边草,萧瑟清蝉吟野丛。
冲融顿挫心使指,雄吼如风转如水。
思妇多情珠泪垂,仙禽欲舞双翅起。
郡人寂听衣满霜,江城月斜楼影长。
才惊指下繁韵息,已见树杪明星光。
谢公高斋吟激楚,恋阙心同在羁旅。
一奏荆人白雪歌,如闻雒客扶风邬。
吴门水驿按山阴,文字殷勤寄意深。
欲识阳陶能绝处,少年荣贵道伤心。
宴坐白云端,清江直下看。
来人望金刹,讲席绕香坛。
虎啸夜林动,鼍鸣秋涧寒。
众音徒起灭,心在净中观。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
视身如传舍,阅世似东流。
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
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鸳鹭差池出建章,彩旗朱户蔚相望。
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白芷江边分驿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应怜一罢金闺籍,枉渚逢春十度伤。
钱塘山水有奇声,暂谪仙官领百城。
女妓还闻名小小,使君谁许唤卿卿。
鳌惊震海风雷起,蜃斗嘘天楼阁成。
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今向斗牛明。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
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