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纪都应属内台,官清公道一时开。
科条自是明天讨,门馆何由有货来。
声誉已知驰峻极,文章况复动昭回。
不须遍揽江湘辔,坐见澄清匝九垓。
风纪都应属内台,官清公道一时开。
科条自是明天讨,门馆何由有货来。
声誉已知驰峻极,文章况复动昭回。
不须遍揽江湘辔,坐见澄清匝九垓。
这首诗描绘了官员薛瑄对于公正与清廉的追求,以及他所期待的政绩与声誉。首句“风纪都应属内台”,表明薛瑄认为道德与纪律应当由高层官员负责维护。接着,“官清公道一时开”表达了他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希望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公正与廉洁。
“科条自是明天讨”,说明薛瑄坚信明确的法规和政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门馆何由有货来”则暗示了他反对任何形式的腐败,认为官员的财富不应来源于非法途径。接下来,“声誉已知驰峻极,文章况复动昭回”两句,赞扬了薛瑄的名声和才华,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了高处,文章也触动了人心,显示出他在道德与才能上的双重成就。
最后,“不须遍揽江湘辔,坐见澄清匝九垓”表达了薛瑄对自身能力的信任,认为无需四处奔波,只需静坐于高位,就能使整个国家得到治理与澄清。整首诗展现了薛瑄作为官员的理想与抱负,以及他对理想政治的坚定信念。
东南多胜友,如斯复几人。
岂惟才力壮,能令气声亲。
披襟明宿昔,怀抱各清新。
我观时世客,惟思要路津。
世道多荆棘,时心满甲鳞。
何如一樽酒,淘洗令其醇。
以兹咸叹息,当杯莫逡巡。
且勿谦新贵,亦无骄贱贫。
但作平等意,醒醉总相匀。
糟酾共餔歠,此情亦未真。
情钟在我辈,心同是一身。
与尔成三益,何妨有四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