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犹能感路旁。闲来窃听语偏长。
几人身后蔡中郎。
暂许属垣教悦耳,不烦钻穴待踰墙。
茶前一样耐思量。
啼笑犹能感路旁。闲来窃听语偏长。
几人身后蔡中郎。
暂许属垣教悦耳,不烦钻穴待踰墙。
茶前一样耐思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的《浣沙溪·前题·墙有耳》。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观察。"啼笑犹能感路旁"描绘了路边的人们,无论是喜怒哀乐,都能触动诗人的心弦,显示出他对人间百态的敏感。"闲来窃听语偏长"则暗示诗人喜欢在闲暇时聆听人们的交谈,从中体味世事。
"几人身后蔡中郎"一句,借用了蔡邕(蔡中郎)的典故,蔡邕以博学多才著称,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希望通过倾听他人的智慧来丰富自己。"暂许属垣教悦耳,不烦钻穴待踰墙"表达了诗人宁愿合法地获取知识,不愿采取不正当手段,体现了他的正直品格。
最后的"茶前一样耐思量",意味着即使是品茗这样的日常琐事,诗人也能从中引发深深的思考,生活中的点滴都值得细细品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