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年华、翻然四照,何人画出闲思。
扬鞭直踏龙门路,止憾骅骝难驶。君过矣。
君不见、大江日夜无情水。柏梁宫里。
想金母频来,露茎高揭,仙泪已濡袂。
论行乐,掉臂遨游戚里。东方倦索珠米。
那如痴倚吴山枕,指点桑田尘起。增盛事。
早结就同心,日索梅花醉。雄风所寄。
直大啸成雷,鼻端出火,车上一壶繫。
妒年华、翻然四照,何人画出闲思。
扬鞭直踏龙门路,止憾骅骝难驶。君过矣。
君不见、大江日夜无情水。柏梁宫里。
想金母频来,露茎高揭,仙泪已濡袂。
论行乐,掉臂遨游戚里。东方倦索珠米。
那如痴倚吴山枕,指点桑田尘起。增盛事。
早结就同心,日索梅花醉。雄风所寄。
直大啸成雷,鼻端出火,车上一壶繫。
这首《摸鱼儿·题宝崖像》是明末清初诗人曹溶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妒年华、翻然四照,何人画出闲思。”开篇即以“妒年华”点出时光匆匆,岁月易逝的主题,而“四照”则暗示四季更迭,时光流转。接下来“扬鞭直踏龙门路,止憾骅骝难驶”,诗人以骏马奔腾的场景象征人生旅途的追求与奋斗,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君过矣。君不见、大江日夜无情水。”诗人以大江日夜流淌的形象,比喻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感慨。接着“柏梁宫里。想金母频来,露茎高揭,仙泪已濡袂”,这里运用神话传说,借金母和仙人的形象,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哀伤。
“论行乐,掉臂遨游戚里。东方倦索珠米。”诗人在此转折,从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转向对生活态度的反思,提出在困顿与挫折中仍应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生活哲学。
“那如痴倚吴山枕,指点桑田尘起。”诗人以痴情倚靠吴山,指点桑田起尘,象征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间烟火的眷恋,同时也寓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
“增盛事。早结就同心,日索梅花醉。”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对友情的珍视,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
“雄风所寄。直大啸成雷,鼻端出火,车上一壶繫。”最后,诗人以雄风、雷鸣、火焰和车载酒壶的意象,展现了对自由、豪迈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中激情与热情的追求。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同时融入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手染橙芗,杯摇烛影,夜阑人意醺酣。
故人惜别,却酒更清谈。
只合相从老矣,知何事、还着征衫。
流年晚,长途匹马,奔走亦何堪。
江潭。
摇落后,云嘘绝壁,雪舞空岩。
念行人归鬓,今已毵毵。
往事真成梦里,十年恨、江北江南。
休凝伫,霜风卷地,寒日又西衔。
东君试手,向南枝着意,争先时节。
纵有丹青谁便忍,轻点肌肤冰雪。
色借琼瑰,香分兰麝,元自标孤洁。
冲寒独秀,误他多少蜂蝶。
缟练不染淄尘,算来□合是,广寒宫阙。
未问阳和先占取,前村一溪风月。
留取清芬,主张真态,驿使休轻折。
梢头青子,异时风味甚别。
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
珠帘院落,人静雨疏烟细。
横斜带月,又别是、一般风味。
金尊里。
任遗英乱点,残粉低坠。
惆怅杜陇当年,念水远天长,故人难寄。
山城倦眼,无绪更看桃李。
当时醉魄,算依旧、裴回花底。
斜阳外。
谩回首、画楼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