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元怀古》
《上元怀古》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倚云宫阙已平芜,东望连天到海隅。

文物六朝兴废地,江山万里帝王都。

只闻丞相夷三族,不见扁舟泛五湖。

遥想永嘉南过日,洛阳风景尽归吴。

(0)
鉴赏

这首《上元怀古》由唐代诗人张祜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对往昔繁华与兴衰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联“倚云宫阙已平芜,东望连天到海隅。”以“倚云”形容昔日宫殿之高耸入云,而今却已荒芜,满目苍凉,通过空间的对比,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接着“东望连天到海隅”一句,将视线拉远,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深远与辽阔。

颔联“文物六朝兴废地,江山万里帝王都。”承上启下,将视角从具体的宫阙转向更宏大的历史背景。六朝兴衰的历史在此被概括为“文物”的象征,江山万里则代表了帝都的广阔与辉煌,强调了历史的更迭与帝国的兴亡。

颈联“只闻丞相夷三族,不见扁舟泛五湖。”转而聚焦于具体的历史人物与事件,通过“夷三族”这一残酷的政治手段和“扁舟泛五湖”的理想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尾联“遥想永嘉南过日,洛阳风景尽归吴。”以“永嘉南过日”象征历史的转折点,洛阳作为曾经的帝都,其风光最终归于吴国,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与文化影响力的扩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既有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也有对现实与未来的反思,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历史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答重阳

省札陈往事,怆忆数年中。
一身朝北阙,家累守田农。
望山亦临水,暇日每来同。
性情一疏散,园林多清风。
忽复隔淮海,梦想在沣东。
病来经时节,起见秋塘空。
城郭连榛岭,鸟雀噪沟丛。
坐使惊霜鬓,撩乱已如蓬。

(0)

郡斋感秋,寄诸弟

首夏辞旧国,穷秋卧滁城。
方如昨日别,忽觉徂岁惊。
高阁收烟雾,池水晚澄清。
户牖已凄爽,晨夜感深情。
昔游郎署间,是月天气晴。
授衣还西郊,晓露田中行。
采菊投酒中,昆弟自同倾。
簪组聊挂壁,焉知有世荣。
一旦居远郡,山川间音形。
大道庶无累,及兹念已盈。

(0)

答东林道士

紫阁西边第几峰,茅斋夜雪虎行踪。
遥看黛色知何处,欲出山门寻暮钟。

(0)

答崔主簿倬

朗月分林霭,遥管动离声。
故欢良已阻,空宇澹无情。
窈窕云雁没,苍茫河汉横。
兰章不可答,冲襟徒自盈。

(0)

答王郎中

卧阁枉芳藻,览旨怅秋晨。
守郡犹羁寓,无以慰嘉宾。
野旷归云尽,天清晓露新。
池荷凉已至,窗梧落渐频。
风物殊京国,邑里但荒榛。
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
髦士久台阁,中路一漂沦。
归当列盛朝,岂念卧淮滨。

(0)

答裴丞说归京所献

执事颇勤久,行去亦伤乖。
家贫无僮仆,吏卒升寝斋。
衣服藏内箧,药草曝前阶。
谁复知次第,濩落且安排。
还期在岁晏,何以慰吾怀。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