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诗》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诗》全文
南北朝 / 谢朓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chéngběishùlángxiéchéngshī
nánběicháo / xiètiǎo

chūnchéngbái

ākuàcénglóu

cāngjiāngmiǎomiǎo

yōuyōu

jīngluòduōchén

huáiwèiānliú

jiàn

zāiqīngzhōu

jūnliángmiǎn

suìyānli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城市的繁华与静谧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忧虑和个人英雄情怀的表达。其中“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日城市的美丽图景,白晃晃的阳光照耀着高耸的建筑,使得整个城市显得格外庄严和辉煌。

紧接着,“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不平静。苍茫的大江在春日里依旧宽广而深邃,而诗人却不得不驱策着战马,在这片繁华与宁静中穿行,这种悠悠的行进之所以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郁,是因为它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和离别。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则直接点出了战乱带来的混沌与不安。京城洛阳一带充满了战争的硝烟,而淮河与济水的流动也显得异常不宁,这些自然景象在诗人眼中都成了动荡不安的象征。

“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此处展现了诗人的英雄情怀和对远方战事的关切。抚摸着剑柄,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而无法迅速前往战场的无奈,使得他感到惋惜。这不仅是个人武勇的表达,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担忧。

最后,“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则是对友人的劝告。诗人鼓励朋友要有所作为,不要在岁末时还沉迷于现状不能自拔。这既是对友情的一种寄托,也是诗人个人志向和理想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城市风光与战争氛围的描绘,以及个人的英雄情怀与对友人的勉励,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国忧民之情。

作者介绍
谢朓

谢朓
朝代:南北朝   字:玄晖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生辰:464~499年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
猜你喜欢

三姝媚.题南湖菱唱图

垂虹吟棹路。问湖边鸳鸯,几时飞去。

怨绮愁罗,又闹红单舸,尽归前浦。

浅澹山妆,似瘦了、镜中眉妩。

怕向西风,采采歌来,暗闻清苦。嫩碧浮根堪数。

想弱步微波,小蘋同赋。

满目飘零,渐晚香飞上,一楼烟雨。

坞篴村砧,相和处、秋声无主。

莫对画图空忆,南花自语。

(0)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其七

漫说宦游好,那知作客难。

晨昏惟逐队,僮仆共盘桓。

旅病难形字,家书数自看。

不堪离别况,渐欲憎长安。

(0)

为许右史悼伎·其一

翩翩春色梦中微,泪尽红颜湿舞衣。

似爱主人能作赋,化为流雪兔园飞。

(0)

早春寄吴使君·其一

十载风流动帝都,只今漂泊满江湖。

那能万里褰帷处,不忆中原一病夫。

(0)

送右史之京·其六

万国称藩拱至尊,一时词客出王门。

但教日奉西园宴,莫道应刘不是恩。

(0)

访刘山人不值·其二

南窗狼藉半床书,阶下苍苔罢扫除。

似是邻翁邀作社,不然应钓锦川鱼。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