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愚者贤。
- 翻译
- 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特别偏好原本就好的金钱,
- 注释
- 常无分别:平时没有特别的区分或偏好。
元好钱:原本就好的金钱,这里比喻本应被所有人一致看重的东西。
贤:贤明,有智慧。
愚:愚蠢。
愚者:看似愚蠢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表达了对金钱和智愚之分的漠然态度。"常无分别元好钱"一句,意味着对于财富的追求,诗人持平常心,不去过分区别其贵贱。这不仅体现了诗人超脱物欲的心境,也反映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紧接着的"贤者愚,愚者贤",则更深一步地表达了一种智慧与愚蠢相对,甚至相互转化的哲理。这里的“贤”和“愚”,不仅仅是智力或知识层面的区别,更可能触及到人生的境界和心灵的觉悟。在这种认识中,智者有时会显得愚笨,而愚者也可能蕴含着某种天然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展现了一个超越世俗价值判断的精神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一
盛夏我将去,先生绣斧来。
欲观君子化,以兹暂徘徊。
邂逅若畴昔,雄谈何快哉。
清风弥岛屿,百辟式丰裁。
其如困羽檄,不待日追陪。
我今整归棹,过从无嫌猜。
所念经营者,先事去祸胎。
愿言一为别,幸无忽草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