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运各有适,后天奉玄理。
表正谨三微,求端戒五始。
物肃不可赢,道成良自此。
彻县日勿举,王者本重死。
昭昭象魏间,安得干其纪。
鳞运各有适,后天奉玄理。
表正谨三微,求端戒五始。
物肃不可赢,道成良自此。
彻县日勿举,王者本重死。
昭昭象魏间,安得干其纪。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议狱诗》之二十四,通过探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对死刑的慎重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司法公正和人性关怀的深刻思考。
“鳞运各有适,后天奉玄理。” 开篇以自然界的规律类比人类社会的秩序,指出每种事物都有其适宜的发展路径,而人类社会应当遵循自然法则,顺应天道。
“表正谨三微,求端戒五始。” 这两句强调了在制定法律时应谨慎考虑细节,从源头上预防犯罪,体现了对法律制定过程中的细致与前瞻性的重视。
“物肃不可赢,道成良自此。” 物质世界中的一切都应保持平衡,不偏不倚,道德与法律的建立也是如此,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应基于公正与和谐。
“彻县日勿举,王者本重死。” 此句表达了对死刑使用的审慎态度,认为君主在执行死刑时应格外慎重,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权力使用的节制。
“昭昭象魏间,安得干其纪。” 最后一句以古代官府门前悬挂的象征正义的牌楼象魏为喻,强调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应确保正义得以彰显,不得破坏法律的权威和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秩序的类比,深入探讨了法律、道德与生命价值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司法公正、人性关怀及权力使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