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伯氏》
《和伯氏》全文
宋 / 胡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为园非是学樊须,锄罢归来又读书。

董子不窥缘底事,陶公成趣爱吾庐。

华枝瘦日应抬举,草色回春莫刬除。

长遣个中消息在,此生何处不安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ǎishì
sòng / hóng

fēnggāochuīsànbiānyún绿shuǐchūhuíshāchūn

shìzhěchángzhùluóchóujuéxiàolíngjūn

翻译
这里并非效仿樊须的田园生活,耕作完毕回家后还要读书。
董仲舒为何不愿偷看外界,陶渊明却乐于享受我的简陋居所。
春天来临时,花枝虽瘦但生机勃勃,不要轻易修剪。
让这份内心的宁静常在,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到安定。
注释
为园:经营田园。
学樊须:效仿樊须的隐居生活。
锄罢:耕作完毕。
归来:回家。
读书:继续学习。
董子:指董仲舒,汉代学者。
窥:偷看。
缘底事:什么原因。
陶公:陶渊明,东晋诗人。
成趣:形成乐趣。
吾庐:我的居所。
华枝:繁花的枝条。
瘦日:春天阳光下的花枝。
抬举:扶持,生长。
刬除:铲除,修剪。
长遣:长久保持。
个中:内心深处。
消息:安宁的感觉。
何处:任何地方。
不安居:不安定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宏所作的《和伯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首句“为园非是学樊须”表明诗人并非单纯模仿古代农夫樊须,而是有自己的生活理念。接下来,“锄罢归来又读书”描绘了诗人劳作之后仍不忘阅读,体现了他的学识与志趣。

“董子不窥缘底事”引用董仲舒的故事,暗示诗人不愿像董仲舒那样埋头于学问而忽视生活乐趣,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陶公成趣爱吾庐”则借陶渊明之乐,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华枝瘦日应抬举,草色回春莫刬除”两句,诗人倡导顺应自然,欣赏春天的生机,即使在瘦弱的树枝和初生的草色中也能发现美,主张不过度干预。

最后两句“长遣个中消息在,此生何处不安居”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感,认为只要能保持这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安顿心灵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儒雅风范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胡宏
朝代:宋

(1106—1162)宋建宁崇安人,字仁仲,号五峰。胡安国子。幼师杨时、侯仲良,而卒传其父之学。优游衡山下二十余年,张栻师事之。高宗绍兴中,以荫补官,不调。秦桧死,被召,以疾辞。有《知言》、《皇王大纪》、《五峰集》。 
猜你喜欢

尾犯

水平天爽。有斜阳不了,带烟回荡。

越鸥楚雁何娟媚,曳蘋丝来往。

谁家亭馆,向冷翠、多边傍。

恁枝枝、叶叶当风,未秋己作秋响。

那识客心摇漾,倚孤篷,萦旧况。

问风流揽碧,春瓮银风,啸歌无恙。

扇影漪云衫,香筒露近谁招赏。

又无奈、听拍吴歌,眉山凉月初上。

(0)

百字令

一坏荒陇,总难凭真幻。玉鱼金碗。

马踏红心香不返,落叶券台吹满。

宫柳莺飘,井梧风泊,秋梦如烟软。

湖湾斜日,荻边犹照人浣。

谁念画箑珠帘,韶年二十,抱玉栖深苑。

月露鸣环瑶鹤下,恍惚兰香恩眷。

绮泪桃花,纤魂豆蒄,终古青山怨。

琼箫再世,奈何湘楚天远。

(0)

托春咏怀四章·其一

万卉当华春,讵复凛枯槁?

弃士鲜外娱,抚心独秋老。

颇惭少女风,分和到襟抱。

空院无鸟声,微吟静差好。

南湖矜褉游,车马竞潦草。

方怨晨旭迟,旋嗟夕阳早。

均此芸芸生,谁真戛戛造?

芳洲多堕红,流云影低扫。

(0)

浃口晓发二绝句·其一

苍茫斜月未沈山,迅逐孤鸿过海关。

万里浮浮舟一叶,昨宵秋梦尚人间。

(0)

题郭凤梁碧云仙馆图二绝句·其二

秦碑汉简遍摩挲,巨手琅玡擅擘?。

七尺香笺如萚扫,墨边吹上绿痕多。

(0)

同孙日萱沈肇熙吴大田厉云官小集裁杏馆四章·其四

奇气荡长风,沈酣此夜中。

一樽浮易尽,万绪杳何穷?

我辈犹悬瓠,天涯等寄虫。

列屏花百碗,惭映酒颜红。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