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园非是学樊须,锄罢归来又读书。
董子不窥缘底事,陶公成趣爱吾庐。
华枝瘦日应抬举,草色回春莫刬除。
长遣个中消息在,此生何处不安居。
为园非是学樊须,锄罢归来又读书。
董子不窥缘底事,陶公成趣爱吾庐。
华枝瘦日应抬举,草色回春莫刬除。
长遣个中消息在,此生何处不安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宏所作的《和伯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首句“为园非是学樊须”表明诗人并非单纯模仿古代农夫樊须,而是有自己的生活理念。接下来,“锄罢归来又读书”描绘了诗人劳作之后仍不忘阅读,体现了他的学识与志趣。
“董子不窥缘底事”引用董仲舒的故事,暗示诗人不愿像董仲舒那样埋头于学问而忽视生活乐趣,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陶公成趣爱吾庐”则借陶渊明之乐,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华枝瘦日应抬举,草色回春莫刬除”两句,诗人倡导顺应自然,欣赏春天的生机,即使在瘦弱的树枝和初生的草色中也能发现美,主张不过度干预。
最后两句“长遣个中消息在,此生何处不安居”传达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感,认为只要能保持这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安顿心灵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儒雅风范和人生哲学。
水平天爽。有斜阳不了,带烟回荡。
越鸥楚雁何娟媚,曳蘋丝来往。
谁家亭馆,向冷翠、多边傍。
恁枝枝、叶叶当风,未秋己作秋响。
那识客心摇漾,倚孤篷,萦旧况。
问风流揽碧,春瓮银风,啸歌无恙。
扇影漪云衫,香筒露近谁招赏。
又无奈、听拍吴歌,眉山凉月初上。
一坏荒陇,总难凭真幻。玉鱼金碗。
马踏红心香不返,落叶券台吹满。
宫柳莺飘,井梧风泊,秋梦如烟软。
湖湾斜日,荻边犹照人浣。
谁念画箑珠帘,韶年二十,抱玉栖深苑。
月露鸣环瑶鹤下,恍惚兰香恩眷。
绮泪桃花,纤魂豆蒄,终古青山怨。
琼箫再世,奈何湘楚天远。
万卉当华春,讵复凛枯槁?
弃士鲜外娱,抚心独秋老。
颇惭少女风,分和到襟抱。
空院无鸟声,微吟静差好。
南湖矜褉游,车马竞潦草。
方怨晨旭迟,旋嗟夕阳早。
均此芸芸生,谁真戛戛造?
芳洲多堕红,流云影低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