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芋常愿雨,秧菜常愿晴。
吾儿行渡江,晨起愁风生。
人生各徇私,夫岂造物情。
孰能均此意,万里皆春耕。
区芋常愿雨,秧菜常愿晴。
吾儿行渡江,晨起愁风生。
人生各徇私,夫岂造物情。
孰能均此意,万里皆春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东斋杂书十二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诗人以区芋和秧菜为喻,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心。区芋需要雨水滋润,秧菜则需晴天生长,反映出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与期盼。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自己的儿子,担忧他早起渡江时会遭遇风雨,暗示出家庭生活的牵挂。
诗人进一步感慨,人们在生活中各自追求私利,这并非大自然的初衷。他提出疑问,谁能实现公平,让所有人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春耕,寓意着对社会公正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期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