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夜读夕公和诗触事感怀再用前韵》
《寒食夜读夕公和诗触事感怀再用前韵》全文
明 / 钱谦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我瞻蹙蹙靡所骋,何处山深好结庵。

烽火乍离淮海北,鲸鲵行逼大江南。

穷愁似寇来难避,羸老如兵动不堪。

节物惊心又寒食,满天风晕月微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shígōngshīchùshìgǎn怀huáizàiyòngqiányùn
míng / qiánqiānzhēn

zhānsuǒchěngchùshānshēnhǎojiéān

fēnghuǒzhàhuáihǎiběijīngxíngjiāngnán

qióngchóukòuláinánléilǎobīngdòngkān

jiéjīngxīnyòuhánshímǎntiānfēngyūnyuèwēitán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钱谦贞所作的《寒食夜读夕公和诗触事感怀再用前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首句“我瞻蹙蹙靡所骋”描绘了诗人因局势紧张而心情压抑,难以施展抱负。接着,“何处山深好结庵”流露出对隐居避世的渴望,反映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烽火乍离淮海北,鲸鲵行逼大江南”两句,以烽火和比喻战争中的巨大威胁,暗示战事逼近江南,形势危急。诗人用“穷愁似寇来难避”形容自己的困境,感觉穷困和忧愁如同强敌般无法逃避。“羸老如兵动不堪”则表达了年老体弱的自己在动荡中难以承受的疲惫。

最后两句“节物惊心又寒食,满天风晕月微昙”,通过寒食节这个传统节日,进一步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满天风晕和微弱的月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深深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感慨。

作者介绍

钱谦贞
朝代:明   字:履之   号:耐翁   籍贯:常熟(今属江苏)

钱谦贞,明末藏书家、刻书家。字履之,号耐翁。常熟(今属江苏)人。钱谦益从祖弟。早谢举子业,唯喜藏书,与冯舒等藏家多所酬唱并往借古籍。曾建“怀古堂”以奉养老母,作“竹深堂”、“未学庵”为藏书楼,校雠不断,书签横列。仿唐陆龟蒙,明窗棐几,丹黄点勘不辍;效宋赵明诚,金石翰墨,金石彝鼎环列。明亡入清后,以坎坷未得志而卒。抄本有李群玉《唐风集》、李益《李君虞诗集》、方干《元英集》等,所抄书格纸版心有“竹深堂”三字。藏书印有“钱履之读书记”、“竹深堂”等。子钱孙保,藏书亦富。著作有《未学庵诗稿》。
猜你喜欢

程母吴贞孝寿诗

今古恒情计菀枯,夫人贞孝独为殊。

未亡已立千秋志,受托曾无六尺孤。

天到定时回厄运,月经胎后产明珠。

请看母寿儿方盛,善庆于兹得楷模。

(0)

次答彭艾庵

百年聚散杳难期,只尺天涯系我思。

塞马去来谁是福,杯蛇真伪世宁知。

风吹丛棘传声急,月坠寒云见雨迟。

新句传来看总好,尊君经学胜全遗。

(0)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四

离枝五日不成筐,色味何能到玉堂。

汉驿枉教劳马足,李家空复舞霓裳。

止堪作脯供茶宴,合取馀膏付酒娘。

口腹累人垂炯戒,昔贤一疏自千霜。

(0)

冬至后一日同吴园次曹石闾吴隼庵柯寓匏集梁药亭六莹堂分得齐字

出郭青樽不俟携,东南名俊一时齐。

星占牛斗双龙外,地是仙人五石西。

令节易过宜纵饮,彩笺相命更传题。

只愁车马催归早,一线能添日已低。

(0)

赠大木上人经略芝冈熊公之孙

十年之前读国史,神熹皇间叹未已。

吁嗟熊公经纶才,疆场同辜直而死。

曹沫三败犹有为,李广自刭岂数奇。

当时是非且勿论,不知公死谁代之。

我怀此语未出齿,今日衡山见孙子。

摧颓但有神骨存,僧衲不完冬不被。

旧家王谢自不同,少罹患难诗能工。

小雏毛羽今已具,何不飞去淩长风。

五十慈亲日西落,念子不归生靡乐,愿君毋为恋丘壑。

吁嗟乎,君不见岳王祠庙崇千秋,秦氏儿孙讳长脚。

(0)

为梁药亭题新得白水山人山水图歌

白水山人癯如鹤,神姿虽妙形何弱。

拂笺词翰势若流,对客清吟复能谑。

最工图画懒莫比,十日不能成一水。

姓氏而今作古人,诸公往往争遗纸。

梁君好事晚得兹,秋山一叠当茅茨。

使我枕簟坐其下,当暑忽有清风来。

石高气骄苔藓黑,疏林索莫生寒色。

心魂密与空谷幽,耳目顿觉群峰逼。

为谁画此空嶙峋,外无题识中无人。

幸离俗手免毁裂,得入君家如有神。

即今大暑方如焚,安得此图化为真。

清溪一曲无纤尘,与君高戴华阳巾。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