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在元冥令,来游龙朔垠。
节因行庆驻,志讵畅观勤。
京国风占候,塞天霁敛云。
小阳春律暖,亦为从人欣。
平在元冥令,来游龙朔垠。
节因行庆驻,志讵畅观勤。
京国风占候,塞天霁敛云。
小阳春律暖,亦为从人欣。
这首诗描绘了立冬时节的景象与感受。诗人弘历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的特色与变化。
首句“平在元冥令”,开篇即点明时间背景,将读者带入寒冷的冬季。“元冥”是古代神话中的冬季之神,此处借指严寒的冬季。诗人身处其中,感受到冬日的凛冽。
接着,“来游龙朔垠”一句,通过“游”字,赋予了季节流转以动态感,仿佛冬日的寒风正缓缓地游走于辽阔的北方大地。这里的“龙朔垠”可能是指北方边疆之地,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广阔与寒冷。
“节因行庆驻,志讵畅观勤”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冬日景象的独特感悟。节日的庆祝活动因季节而暂停,但诗人的心志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勤奋地观察和思考。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京国风占候,塞天霁敛云”则转向对京城及边塞天气的描写。京城的风带来了冬日的讯息,天空在晴朗中收敛了云彩,呈现出一片宁静与澄澈。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气象特征,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与关注。
最后,“小阳春律暖,亦为从人欣”以温暖的春意作为结尾,虽然此时正值冬日,但诗人却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希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循环更替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充满乐观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立冬时节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