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复采莲,水深清见藕。
欲折红芳枝,绿刺伤侬手。
采莲复采莲,水深清见藕。
欲折红芳枝,绿刺伤侬手。
这首《采莲曲》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采莲女在水中采摘莲花的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和生活气息。
首句“采莲复采莲”,简洁有力地勾勒出采莲女忙碌的身影,仿佛能听到她们轻盈的脚步声和欢笑声。接着,“水深清见藕”一句,通过“深”与“清”的对比,展现了水中的清澈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采莲的不易与艰辛。而“见藕”二字,则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下隐藏着的莲藕,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欲折红芳枝,绿刺伤侬手。”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采莲女的动作与情感。她们想要采摘那鲜艳欲滴的莲花,却因绿叶上的尖刺不慎划伤了手,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同时,这也象征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在追求美好事物时所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整体而言,《采莲曲》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写,成功地捕捉了采莲女劳作时的瞬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生活的哲理,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今年风月好,正雪霁、凤城时。
把鱼钥都开,钿车溢巷,火树交枝。
参差闹蛾歌后,听笛家齐和《落梅》词。
翠幌低悬??,红楼不闭葳蕤。
蛾眉帘卷再休垂,众里被人窥。
乍含羞一晌,眼波又掷,鬟影相随。
腰肢风前转侧,却凭肩回睇似沉思。
料是金钗溜也,不知兜上鞋儿。
春光明媚日,万红紫,斗芳菲。
算几许韶华,脂消粉褪,蝶懒蜂稀。
谁知半山解道,道绿阴、幽草胜花时。
天与诞生元老,寿诞长占佳期。功名富贵转头非。
滋味总曾知。且銮坡凤掖,文章议论,玉佩琼琚。
痴儿那知许事,须安排、名字作公师。
岂识辽东归鹤,只今寿国元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