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声角角野田春,试驻征车问水滨。
数树枯桑虽不语,思量应合识秦人。
雉声角角野田春,试驻征车问水滨。
数树枯桑虽不语,思量应合识秦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野景象与内心情感交织的画面。开篇“雉声角角野田春”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农田,鸟鸣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活跃的氛围。紧接着,“试驻征车问水滨”表达了诗人在田野间驻足观察、询问水边情形的举动,这里的“试驻”二字流露出一丝探究和等待的心态。
而后两句“数树枯桑虽不语,思量应合识秦人”则从景物转向心灵。诗人对那些枯萎的桑树进行细数,尽管它们沉默无言,但在诗人的思考中,这些自然之物似乎与古代秦人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联系。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是一种历史感和文化认同的流露。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田野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历史沉淀以及个人情感之间微妙联系的深刻体悟。
斜月沉沉辞逝波,落花纷纷辞故柯。
人生有情苦未免,悲来欢尽知奈何。
记昔青楼官道侧,莺时曾控黄金勒。
鹧鸪歌罢春风低,螺翠鸦黄擅颜色。
望陵新曲谁最妍,铜台高处落婵娟。
一片晴霞纷出岫,繁花近眼娇可怜。
云散风流徙回转,芳春恰谢娇红浅。
崔徽掩镜生绿尘,剩有丹青在空卷。
芙蓉落尽湘江空,残脂遗翠昏房栊。
香魂去后新坟在,衰杨宿莽摇悲风。
昔盐吟尽分今古,一代蛾眉但黄土。
滔滔漳水向东流,凄断彭郎矶上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