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毗陵本江南,虽为浙西终未甘。
风流秀发自不减,气质浑朴犹中含。
敲榜满前但长啸,簿书堆案常清谈。
湖中往往载画舫,竹下小小开茅庵。
歌吟仿佛类骚雅,导引委曲师彭聃。
新茶泼乳睡方觉,渌酒倾水醒复酣。
一朝挥手去不顾,使我把袂心难堪。
扁舟水涸费牵挽,瘦马雪冻忧朝参。
一官来往似秋燕,薄俸包裹如春蚕。
东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谁念家无甔。
君家毗陵本江南,虽为浙西终未甘。
风流秀发自不减,气质浑朴犹中含。
敲榜满前但长啸,簿书堆案常清谈。
湖中往往载画舫,竹下小小开茅庵。
歌吟仿佛类骚雅,导引委曲师彭聃。
新茶泼乳睡方觉,渌酒倾水醒复酣。
一朝挥手去不顾,使我把袂心难堪。
扁舟水涸费牵挽,瘦马雪冻忧朝参。
一官来往似秋燕,薄俸包裹如春蚕。
东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谁念家无甔。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送别友人李钧郎中所作,表达了对李钧的赞赏与离别的感慨。诗人首先提到李钧的出身江南毗陵,虽然在浙西任职,但他骨子里的风流才情和朴实气质并未改变。他才华横溢,常在公事之余高声吟咏,或与朋友清谈,生活既儒雅又逍遥。
诗中描绘了李钧的生活场景,湖上泛舟、竹林中的茅庵,以及他的闲适与雅致。饮酒、品茗、歌咏,都充满了文人的诗意。然而,诗人也暗示了李钧仕途的艰辛,如舟行艰难、马行雪地,以及微薄的俸禄带来的困苦。尽管如此,他仍乐观豁达,如同秋燕般频繁调动,但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却让人为之动容。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李钧的祝福,希望他在东南之地能有所作为,但也担忧他年老时无人顾及。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人生仕途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苏辙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命运的关注。
贫贱难久居,固穷亦有道。
有酒且为欢,居常以待老。
朝华既夕萎,春荣亦秋槁。
造物于群生,安能尽美好。
回视灵台中,中有不贪宝。
孰知被褐徒,光辉照四表。
孺谷本清真,潇洒意遗俗。
翩翩谢纨绮,咥咥亲醽醁。
室中治书郎,美者颜如玉。
素手行深杯,朱唇度丽曲。
春寒同衾裯,夜半唤炬烛。
一朝人事非,七尺如湿束。
宁辞案牍烦,幸免缧绁辱。
忆昔过从时,光景何由赎。
岂不思同忧,事势多踯躅。
纵有酒如泉,悒悒何能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