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花间萤,照我庭东厢。
高飞不能起,敛羽舒其芒。
云是腐草化,耀此玄夜长。
逢时被渥泽,朽质自生光。
熠熠花间萤,照我庭东厢。
高飞不能起,敛羽舒其芒。
云是腐草化,耀此玄夜长。
逢时被渥泽,朽质自生光。
这首诗描绘了萤火虫在花丛中闪烁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氛围。诗人通过“熠熠花间萤”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萤火虫在花丛中的明亮身影,仿佛是夜色中的点点星光。接着,“照我庭东厢”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空间场景,暗示萤火虫不仅照亮了诗人所在的庭院一角,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
“高飞不能起,敛羽舒其芒”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描述了萤火虫在空中飞翔的姿态,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它在飞行中的稳定与光芒的释放。这不仅表现了萤火虫的自然特性,也隐含了诗人对这种生物独特魅力的赞美。
“云是腐草化,耀此玄夜长”揭示了萤火虫来源的一种传说,即它们是由腐草变化而来,在深邃的夜晚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样的设定赋予了萤火虫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和象征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奇妙现象的敬畏之情。
最后,“逢时被渥泽,朽质自生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逢时”意味着遇到适宜的时机或环境,“渥泽”则指丰富的滋养或恩惠。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哲理思考:即使是在看似无望或腐朽的状态下,只要遇到合适的时机和条件,也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这种思想既是对萤火虫自然现象的诗意解读,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展现内在的光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不仅描绘了萤火虫在夜晚的独特景象,还蕴含了深刻的自然哲学和人生启示,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铁岭负青天,岝崿耸岭背。
峰连削壁险,路入倾崖晦。
兵家矜却笠,地势雄守隘。
束马贯层峦,贾勇陟危塞。
山盘鸟道纡,磴转硖角对。
沓石堕仍倚,飞泉散复汇。
鸣蝉响清越,树密昼阴暧。
力前忽斗下,猛进眩反退。
折趾谅不辞,我仆嗟已殆。
三关信雄杰,乘鄣此亦最。
山形接北荒,边琐通恒代。
缅昔豺虎斗,百战争要害。
设险殃万民,茫茫咎真宰。
新年半月雨不歇,连巷春泥马蹄没。
差池已过赏灯时,金尊玉管花空发。
娄东刺史趁新晴,特促然灯照夜明。
珠箔舞残初见月,红窗歌转乍闻莺。
六街九陌灯光晓,海城今夜春生早。
不是官衙恣宴游,为民预祝秋成好。
对景翻教忆去年,此时听雨正高眠。
华灯却掩春宵寂,谁道秋来更可怜。
九月十月风雨恶,到处田畴尽萧索。
卖男鬻舍仅供粮,那有馀钱更行乐?
闻说言官特疏求,减租诏下可无愁。
不辞彻夜笙歌沸,及此风光乐未休。
乐事无多忧转续,书生迂愿何时足。
乞取蟠螭玉九枝,携来遍照流亡屋。
昼永何当遣。向晴窗、开炉试茗,提壶洗砚。
偏是珍禽檐间语,又唤绣床针线。
谁省识、相思人倦。
幸有墙东樱桃树,破东风、已觉红深浅。
对妆阁,作清伴。凤城多少香轮碾。
只闲门、一番新雨,绣苔凝遍。
欲倩生花传幽绪,奈被江郎占断,但梦忆、故山清远。
遥盼吴淞春波阔,恨锦鳞、不寄回纹转。
馀芳泪,枕函泫。
高楼明月花吐香,江花抱月垂明光。
美人如花怨晓月,花月难寄关山长。
关山无花空对月,对月思花应断肠。
春花春月催人老,花残月缺关山道。
便移边月照江花,几见花如边月好。
当时邀月醉花前,春江花月年复年。
忍抛花月作尘梦,花晨月夕心茫然。
却忆美人爱花月,花栏待月愁不眠。
月入君怀花满袖,故乡花月人如旧。
归来谱作花月吟,月圆花好人常寿。